YOTA3 体验:机背上贴个墨水屏的它,能不能取代你的手机和 Kindle
你会如何去看待,一台定位在政商群体的手机呢?
对于这个功能组别不太了解的我,可能会用 “离地” 来形容这一类产品。总觉得在追求性价比的大环境下,政商定位的手机离我们这些普通用户还是有点远。
主要的纠结点,其实还是停留在性能配置上。
毕竟,政商人士不需要太过夸张的硬件性能。他们只需要确保系统稳定流畅安全,屏幕有足够大的显示面积供他们处理一些简单的文件,以及有应用能够方便他们管理日程或回复一下邮件就可以了。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金立 M 系列在选定群体和主打卖点这个策略还算是很聪明。以安全为切入点,在政商群体的认知中可能会比堆硬件来得靠谱。
虽然这些产品的配置更替速度有点慢,但也不算是完全没有新意。刚进入这个市场不久 YOTA,玩的就是新的双屏概念。
和魅族以及 OAXIS InCase 的概念都不一样,YOTA 是在一台 “政商手机” 的基础上玩双屏。
背部直接搭载了一块面积跟主屏幕相近的 E-ink 墨水屏,这可以说是 YOTA 的最大特色。而已经更新到 YOTA 3 的他们,已经在手机中加入不少针对电子阅读的功能、服务和优化,让双屏阅读成为其一大卖点。
同时,对于一台定位在政商人群的手机来说,这其实也可以算是最贴合大众需求的核心功能了。
贴地,从外观开始
曾了解过 YotaPhone 的用户都知道,这个系列的设计风格会比较传统一点。
机身主要是用以 “鹅卵石造型” 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机身会更加圆润一些。YotaPhone 2 的正面,还是有一种 Galaxy S3 那个年代的设计感。作为一款 2014 年发布的机器,YotaPhone 2 也算是 “传统” 了点。
继承了这个名字的 YOTA 3,则融合了更多现在的元素,让它看起来 “贴地” 一点。
YOTA 3 的线条会比以前方正不少,不再采用 “鹅卵石” 造型的它会更像是现在 vivo X9 那时用的设计。正面板非常干净,里面搭载的是一块 5.5 英寸 1080P FHD 屏幕。
屏幕上面采用了 2.5D 玻璃,能够在视觉上进一步收窄边框,看起来也能提升质感。
YOTA 3 用的是标准的 “三大天王键” 设计,中间的椭圆型实体 Home 键用上了不可按压的设计,多任务按键和返回键则放两侧。三大天王键按下的时候都有震动反馈,只是那这个震动感是整个机身在震,按 Home 键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奇怪。
机背绝大部分的空间都被墨水屏占据,摄像头和 YOTA 的标志被压缩到上下两侧中。摄像头没有凸起,YOTA 标志的地方也用上了金属拉丝处理,细节算是用心。
机背的重点,还是那块 5.2 英寸 720P 电子墨水屏。
它的分辨率是 283ppi,表面有 2.5D 玻璃覆盖。跟正面的屏幕比较,墨水屏的边框会更加宽一些,整个机背摸起来也会比较滑一些。虽然不容易滑动,不太习惯这个感觉的用户,建议还是带上保护套比较合适。
为了方便操作,这块也附带了 “三大天王” 键。当然,附属在墨水屏上的按键是不会发光的,但按键的反馈还是有的。
外观来说,这款 YOTA 3 的造型也算是更贴近现在流行的风格。
和其他主打商务人群的机器不同,YOTA 3 的机身线条不算是太方正硬朗,风格会跟一些类 iPhone 机型有点相似,不会像以前那么 “鹅卵石”。
机身不会有太多惊艳的地方,但握持的手感还是不错的。
“够用就好” 的体验哲学
YOTA 3 的配置,一直都不是主机的重点。高通骁龙 625 处理器搭配 4GB 运行内存,机身储存有 64GB 和 128GB 可选,机身不支持扩展。
这个配置确实比较一般,要是真的要去跑分,YOTA 3 的成绩也未必让人满意。
它如果要 1080P 渲染或大型 3D 游戏运行的时候,YOTA 3 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掉帧。这种情况是跟 YOTA 3 的峰值性能有关,毕竟它用的不是目前旗舰的主流配置,表现肯定不能那些性能怪兽去比较。
还好的是,YOTA 3 的系统表现还算可以,界面切换、滑动和应用开启的操作还算流畅,不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系统也相对比较干净和简单,除了常规的工具和阅读应用之外没有太多其他东西,即便是音乐播放器这种常规功能,YOTA 3 都选择用第三方应用直接代替。
简答操作起来,YOTA 3 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不拖沓。基于 Android 7.1.1 定制的系统中没有太多其他东西,应用市场和音乐播放器直接通过第三方服务来解决,用户需要更多的东西话还需要自行安装。应用商场整合的是腾讯应用宝,可直接安装的应用还是很多的,这也不需要担心。
这个系统配备其实还是很 “政商机” 的,基本上只要满足人的简单体验,确保机身就可以的法则,也算是符合 “够用就好” 的体验哲学。
游戏体验方面,YOTA 3 跑王者荣耀还算流畅,基本上能够稳定在 30fps。游戏中的操控还算比较跟手,体验还算可以。
对于这个定位的机身,在游戏体验方面的要求还不需要太高,毕竟这还不是它的主要领域,能够简单的应付主流的对战游戏不卡顿其实就已经可以了。
前文中提到了 YOTA 3 取消了 3.5mm 音频接口,这里再补充一点。
其实,我还是比较好奇一台设计上还算传统的机器为何要取消 3.5mm 接口,毕竟这个设置在主流旗舰产品中也不算是一个绝对的风向标,能把这个做好的也不多。目前在强调 USB Type-C 转 3.5mm 适配器性能的品牌,也就只有 HTC 和雷蛇两家。包括苹果在内其他厂商,基本上都是采用较为简单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直接补完功能就算了,体验也一般。
这里,YOTA 3 也附属了 USB Type-C 转 3.5mm 适配器,听起来其实感觉还是一般。毕竟 YOTA 也不是一个强调音频体验的品牌,这里能用估计就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了。
拍照表现的话,YOTA 3 的表现还算是平稳。成像风格不明显,可以说用平淡来形容。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它的拍摄效果还算可以,能够还原被摄物的纹理等等。画面锐度、解析力不突出,只能说够用。整体表现,基本上就可以用 “中规中矩” 来形容。
系统综合体验这一块,YOTA 3 还是一台按着 “政商用机” 套路走的机器。从自动切换锁屏到整体简洁的系统,你会发现体验中渗透着一种 “够用就好” 的文化。
YOTA 把主要技术投入都放在阅读功能上,有这个表现也算是合理。对于它的定位人群来说,表现其实还是能够满足需求。毕竟,它真的不是一台主打性能的机器。
贴在背后的 “kindle”
贴在 YOTA 3 背后的这块 5.2 英寸 720P E-ink 墨水屏,才是整机体验的核心。
这块屏幕的分辨率为 283ppi,比 Kindle PaperWhite 3 所用的 6 英寸 300ppi E-ink 墨水屏要低一点。从实际对比中就能够可看到,两者在显示效果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更多的差异在于,Kindle PaperWhite 3 有更大屏幕和更好的阅读握持感,而 YOTA 3 则在于功能。
YOTA 3 后置的这块墨水屏不单单能拿来阅读,背部搭载的这个 UI 还支持微信。
用户只需要在后置屏幕的微信上登录自己的账号,就能够使用。体验后发现,如果一般的微信交流只在于文字的话,用墨水屏来处理还算能够接受,前提是你能够忍受它的切换速度就可以了。但如果图片多起来,又或者是会用到视频分享时,你还是需要返回到主屏幕去。
当然,用墨水屏的最大作用还是放在公众号推文上。但还是回到刚刚那个问题,如果你关注的公众号还是以图片分享为主的,还是回到主屏幕去吧。这个时候,YOTA 3 墨水屏上的微信也就只是给你简单的回复信息用了。
除了微信,YOTA 3 还整合了其他功能,包括日程管理、时间信息时间信息显示,以及在最新版本中加入的同花顺股票应用。这些信息都能够固定在墨水屏的主界面上,配合墨水屏在续航上的优势,可能帮助用户快速查阅这些信息。
阅读功能方面,YOTA 3 目前支持商业周刊、界面新闻两款新闻应用,还有掌阅、QQ 阅读、咪咕阅读、京东阅读这几个阅读市场。
而在发布时缺席的 Kindle,终于也在最近的推送更新中出现了,也除去了 “Kindle 只能在主屏幕上看” 的尴尬。
阅读体验还算可以,菜单和主屏幕系统中也有提供界面切换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入口来快速切换前后屏幕的控制。
YOTA 也花了很多心思在资源投入上,所以里面主打的 “墨知阅读” 上基本也能够找到你想看的书。在没有 Kindle 支持的这段时间里面,我基本上都是靠这个功能来完成部分阅读的。唯一比较纠结的,就是阅读进度同步的问题而已。
现在,YOTA 3 在系统中加入了 Kindle 阅读,整个阅读系统的构建也算是完善了。既然 YOTA 3 能够同步 Kindle 中的阅读进度,那这个应该是为用户再增添一个使用的理由,甚至是购买的理由。
是属于政商圈的 “超日常设计”,还是 “离地” 的伪需求?
说了这么多,这里还是需要回归到 “买不买” 的核心问题上。
比起在机背上加入小型彩色辅助屏幕的方案,YOTA 一直沿用下来的 “彩色+E-ink” 双屏方案具备更大的实用性。毕竟,它拥有替代两款设备的潜质。
但到底能不能替代,还是要就具体情况而论。
就政商人群而言,YOTA 3 这个配备还能以 “够用” 来形容,机身系统干净流畅,简单体验上不会出现极其明显的短板,可以应付简单管理日程、微信等即时软件通信以及收发邮件等简单的简单工作需求,背面还有一块不太需要考虑续航的屏幕来满足阅读需求。
对于那些经常出差、需要化简随身设备的人,这算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而 YOTA 品牌的背景和曾经成为 “国礼” 的产品属性,也会吸引这个定位的人群去选择它。
或者从配置、双屏概念和产品属性的方向去讨论,YOTA 3 也算是为政商人群而设置的 “超日常设计”。它融合了两种产品的功能,也有替代两者潜质,能够适应现代的 “设备融合” 文化。
要是你属于这个群体,也很久都没有更新过手机,Kindle 还停留在 Kindle PaperWhite 2 这个年代的…… 种种条件筛选下来, YOTA 3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备选。
但这个仅仅对于政商人士而言,如果要面对追求性价比的人群或不介意多带设备的数码玩家,这就有不同的说法。
对于这群人来说,YOTA 这个解决方案确实很新鲜。但主机还是被硬件限制了,背部的阅读体验再好也会被减少了些分数。如果 YOTA 之后能够一款配置更高的产品,墨水屏也能提升到和 KPW3 同样的水平,那这个方案就会更具备竞争力了。
只是,这个售价对于玩家来说已经算是 “进取” 了。如果还要提升配置,购买的可能性也需要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