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亚马逊想要在你不在家时 “送货进门”,你会同意么?

公司

2017-10-26 16:37

从数日内送达到当日达,从提供快递柜到无人机送货,亚马逊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这一次,他们想要走得更远。

10 月 25 日,亚马逊宣布将推出一个名为 Amazon Key(亚马逊钥匙)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形式的 “送货进门” 服务。

这个服务将于 11 月 7 日正式上线,就跟它字面的意思一样,要充当一把可以随时取用的备用钥匙,让快递员把东西直接送到你家里,而且,还是你不在家的时候。

这个有点像 “闯空门” 的举动,还得用点特殊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

首先,你得在家里安装一个包含摄像头和智能门锁的套件,再注册成为 Amazon Key 的会员,将它们绑定在一起;然后通过专门的 Amazon Key app,你就可以享受这项自动控制开关门的送货服务了,顺便还可以在线观看快递员 “送货到家” 的全过程。

当然,要使用这个服务是有一定门槛的。根据亚马逊官方的介绍,该项服务目前只对 Prime 会员开放,而且现在只在部门地区(美国的 37 个城市)进行推广;虽然服务本身免费,但你还得先花上 250 刀买一套亚马逊自己推出的智能锁套件(Amazon Key In-Home Kit)才能使用完整的服务,用第三方的可不行哦。

有了这项服务之后,可以说是大大方便了那些喜欢买买买却又不常在家的人。今后,快递放在门口被人顺走的事情,应该就不会再发生了。亚马逊还表示,除了现在的快递送货进门之外,以后 Amazon Key 还将接入更多的上门服务(Amazon Home Service),比如让人进来给你做家政服务、找人替你遛狗等等。

但是创新归创新,方便归方便,对很多人来说,让陌生人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随意出入,哪怕有视频监控在,也还是多少会让人担心隐私和安全的问题。

根据介绍,整个服务流程是这样的:

  • 当快递员到达送货地址时,先扫描包裹上的条形码,这时就会向系统发送一条请求开门的指令;
  • 系统确认用户已付款并选择送货到家服务,即会自动开启监控摄像头,开始录制;
  • 同时,快递员会在 app 上收到系统的许可,扫描屏幕,即可开门;
  • 当快递员把包裹放进房间(默认放在门口)之后,再次扫描,门就重新上锁了;
  • 消费者也会同时收到一条系统提示,显示您的包裹已送达,还可以在 app 上回看整个送货过程的视频。

虽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纰漏,但用户可能还是会对安全性有所顾虑:快递员真的靠谱吗?亚马逊的系统呢?智能锁被盗了怎么办?当然,还有那些会保存在亚马逊云数据库中的监控视频。

(图片来自:Pocket-lint

亚马逊方面表示,快递员在送货时还是会先敲门,以确保在家中有人的情况下不 “擅自闯入”;系统会在送货前提前告知用户;如果消费者在下单后反悔了,还可以在应用中更改送货选项,取消 “送货进门”,那么包裹还是会以传统的方式送达;至于智能锁和摄像头,他们自称采用了绝对靠谱的品牌合作商,品质值得信赖。

(图片来自:Business Wire

尽管会不会真的用这项服务成为了消费者拷问内心的一道难题,但对亚马逊来说,这项兼具创新性和争议性的服务,可能不只是为了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近年来,亚马逊正在不断深入人工智能领域,以智能语音交互为中心的智能家居系列,正是亚马逊人工智能战略落地的一个重点。功能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亚马逊 Alexa,正通过 Echo 等智能设备,帮助亚马逊抢占更多的市场。

(图片来自:ExtremeTech

这次包含在 Amazon Key 服务中的智能摄像头,正是由亚马逊自主研发的 “云摄像头”(Amazon’s Cloud Cam),它不仅是该项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还能够回应语音指令、整合进其他 Alexa 设备,成为家庭智能安防系统的一部分。

(图片来自:The Verge

有了它,亚马逊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订阅服务——你可以随时观看家庭的监控录像历史文件,还能实现更加智能便捷的家居控制功能。

这将帮助亚马逊与包括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智能家居品牌 Nest,以及 Ring、Logitech 等在的行业领导者形成更加直接的对抗,并从中赢得一部分市场。

(图片来自:TechCrunch

更重要的是,借助 Prime 会员体系,亚马逊将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倾向。这些宝贵的数据,无疑将成为更有价值的富矿。

“放长线钓大鱼” 一向是亚马逊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传递出来的核心价值,只是这一次的探索,进入了令用户警惕的隐私深水区。到底亚马逊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待用户的 “用钱投票”。

题图来自:CNE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