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来学英语” 的史努比,为什么会让潮牌爱不释手?
当你看到这幅漫画时,最先联想到什么?
(图自 Pinterest)
史努比?史努比漫画?还是《英语周报》?
当江苏人民出版社于 1998 年首次引入这套原名为《Peanuts(花生)》的漫画时,他们将漫画名字改成了《史努比全集》,并将其定位为 “儿童普及读物” 或是 “双语教学读物”,而经典的 《英语周报》也曾将它用作学习英语的素材。
(至今为止,国内的《花生》漫画在标题上仍和史努比紧紧相扣,图片截自亚马逊)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史努比被印在文具、被单或童装上是挺合情理的,因为可爱温暖嘛。
但这两年来,除了即将在本月底上架的 KAWS x PEANUTS x UNIQLO 三方联名系列外,Vans、Huf、THE PARK・ING GINZA 等主要靠卖 “酷” 的街头潮牌也都争先恐后地和《花生》出联名,这又是为什么?
(KAWS x PEANUTS x UNIQLO 最新联名系列,图自 New Monday)
抽象的《花生》,能和任何时尚风格融合
(图自 Racked)
抽象的画风是《花生》角色在和时尚品牌合作时的天然的优势。
《花生》中的角色能适应任何潮流趋势,尤其是史努比,我一直为此感到非常惊喜。
无论是迷彩、霓虹还是其它风格,他们都能轻松驾驭。
Liz Brinkley 说道,她是负责全球《花生》IP 授权管理的 Peanuts Worldwide 公司的执行品牌总监。
(英国潮牌 TSPTR 和 Peanuts 联名,图自 Mulpix)
令她意外的是,众多选择和《花生》合作的时尚品牌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普遍不喜欢对《花生》角色进行过多调整,而 Gucci 去年的系列更是直接把史努比和糊涂塌客原封不动地印在衣服上。
(Gucci 2016 秋冬系列,图自 Observer)
其实早在 1984 年,史努比和妹妹贝尔就已率先展示 “个人” 时尚魅力,引来一系列高级时装品牌设计师为它们量身设计时装,其中包括 Karl Lagerfeld、Jean-Paul Gaultier、Giorgio Armani 和 Oscar de la Renta,最终成品还在法国卢浮宫展出。
(Oscar de la Renta 和身穿他设计的服装的史努比和贝尔玩偶,图自 《纽约时报》)
它上过战场、也曾为少数群体发声,人人都能在《花生》找到共鸣
(图自 Pinterest)
当街头潮牌选择和其它品牌合作联名时,大多都会希望可通过合作以带来更高人气。虽然《花生》漫画诞生于 1950 年,但那么多年来,它的人气一直不减。
(《花生》)结合了智慧、悲怅、以及评论,这是 1965 年《时代》让《花生》登上封面的原因,同时,这也是漫画魅力至今不减的原因。
《时代》周刊于 2014 年评论道。
(图自 《时代》)
虽然,故事围绕着以查理·布朗为中心的小朋友和宠物生活日常,但漫画却一直在以 “潜台词” 的方式参与时事话题的讨论。
当越南战争爆发,曾参与过二战的 Schulz 让爱幻想的史努比化身一战期间的王牌飞行员,戴着风镜、围巾在狗屋屋顶上 “翱翔天际”,和德国红男爵在空中对决。
(腾讯视频)
随着战争持续推进,史努比从屋顶走了下来,直接参与到虚构的反越战抗议活动中。而查理·布朗也曾和莱纳斯争论他们被征集参军的可能性,两人在讨论中坦言,他们并不想因战争而死去。
(史努比成了越战期间的反战符号,图自 Racked)
这也是为什么,在越战时期,史努比成为了反战符号,被不少年轻战士印在衣物和用品上。
(越战期间照片,图自 Pinterest)
1957 年,苏联为确认人类太空飞行的可行性,委以太空犬 “莱卡”一个 “死亡任务”。莱卡乘坐着史普尼克 2 号飞进了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动物,并在进入太空数小时后中暑死亡。
(太空犬 “莱卡”,图自 Guardianlv)
次年,在一则《花生》漫画中,史努比将莱纳斯抛到空中,并声称自己是 “第一只发射了人类的狗”。
当黑人民权代表马丁·路德·金遭刺杀后,作者舒尔茨在读者的建议下进行了多番思考,最后决定在《花生》漫画中增加一名黑人角色富兰克林。
(图自 Mashable)
《花生》之所以是《花生》,并不是因为什么甜美温馨的友谊,而是因为作者舒尔茨真实展示了日常生活简单平静的表面之下残酷与痛苦的暗流错杂。
但他展现得如此轻描淡写,那样幽默的线条和诗意的文字使痛苦变得可以忍受,让你觉得怒气是好玩的,没安全感很可爱,而悲伤也可以是温暖的。
陈赛在书籍《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中评论道。
除了评论尖锐,《花生》中塑造了将近 90 个不同的角色,如 “老好人” 查理·布朗、爱幻想的史努比、刻薄尖锐的露西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花生》中找到自己,找到共鸣。
(图自 Vice)
虽然《花生》漫画,讲的大多都是 “失败者” 的故事,但它却是能为焦虑不安的人,提供认同以及温暖的 “避风港”。
萌化时代下,《花生》迎来的两派通吃
当《花生》作者舒尔茨于 2000 年离世后,出于对作者的尊重,《花生》漫画并没有邀请其它漫画家继续创作连载。
但在 2010 年,公司 Peanuts Worldwide, LLC 正式开始负责在全球范围《花生》的授权管理工作。随后,名为《新花生漫画》月刊也应商业需求而生,虽然画工比过去更精致,但内容却只是复制旧作。
(新旧《花生》漫画,图自时光网)
这些精美的 “新版” 漫画没有了过去的尖锐和时代性,只是以可爱为王,这就和许多以 “萌” 为卖点的《花生》周边一样。日本是高举《花生》“萌” 旗帜的代表市场,那里有史努比博物馆、Peanuts 咖啡厅,以及数之不尽的《花生》周边产品。
(史努比博物馆,图自乐吃购)
与此同时,那些忠于原版的爱好者则仍在继续探究作品作为时代读物的意义与反思精神,和 “萌” 派推广形成了对比。
但对于商家而言,带有《花生》合作的产品,在很多情况下却可以同时吸引以上两派受众。
“丧” 却温暖的《花生》,现在正合时宜
(Huf 和 Peanuts 联名系列,图自 Hypebeast)
对于 “卖酷” 的潮牌而言,衣服除了是衣服,也是进行个人表态的媒介,而《花生》漫画所包含的丰富情绪和生活态度,在这两年的社会语境下正合时宜。
《花生》有点像社交媒体。它一共有一万八千多则故事。这对于单人创作作品而言可谓非同寻常,而且,这个体量的作品,几乎已经涵盖人类每一种存在过的情绪。
Melissa Menta 说道,她是 Peanuts Worldwide 公司的市场总监。
(Huf 和 Peanuts 联名系列,图自 Hypebeast)
虽然年轻人常要求潮牌服饰带有一定 “反叛” 精神,但这在《花生》丰富的内容中也找到合适的素材。
(英国街头品牌 TSPTR 和 Peanuts 联名,图自 Milk)
Menta 的团队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用于表情达意的品牌中,唯一超过了《花生》的只有《星球大战》。
(调查团队)他们说,(《花生》流行)是因为它代表了焦虑、沮丧和愤怒这几种情绪。
这调性和特朗普时代下的美国流行文化气息不谋而合。
(Van 和 Peanuts 的 2017 年联名系列,图自 Nice Kicks)
彭博社曾在 11 月撰文称,2/3 的美国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历史新低,他们也常因焦虑国家和自己的未来而无法入睡。
于是,2017 年成了好莱坞恐怖片的大年,综艺娱乐节目和喜剧亦离不开谈论政治环境。在这艰难的时期,也许大家都需要《花生》中那直面生活困难的勇气,就像史努比说的:
将一副人生烂牌打得风生水起、妙趣横生,别管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对于商家而言,全黑色的史努比同样也能卖给那些因史努比 “萌” 而喜欢《花生》的消费者,这么好的一个生意选择,何乐而不为?
题图来自 Straat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