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来临,美国证交会开始出手管理 ICO 平台
ICO(首次代币发行)不受监管、野蛮生长的日子或许要结束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能会将其纳入监管范围。
与 IPO(首次公开募股)类似,ICO 也是一种募资方式,只不过发行的不是股权,而是加密数字货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型众筹。
但不同于 IPO 需要受到证监会的严格监管,目前各国对 ICO 尚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这就使得 ICO 项目的参与门槛、融资成本大为降低,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大量的投机行为,靠着一份白皮书再拉上圈币知名人士站台就轻松融资上亿的项目屡见不鲜,当然,跑路的也大有人在。
(图片来自:QZ)
尽管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都发布了针对 ICO 的风险警告,提醒投资者警惕其潜在风险,但在暴涨的比特币、一夜暴富的神话的推动下,ICO 热度不降反升,可以说是资本最火热的战场。
不过,ICO 这种不受管制的局面必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各国对其监管仍处在探索阶段,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ICO 代币被作为证券纳入监管应是早晚的事。
早在去年 7 月,美国证监会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ICO 代币应被归为证券,因此向美国投资者出售代币的组织,需要在证券监管机构登记。
我国在对待 ICO 方面更加谨慎,央行去年 9 月叫停了各类 ICO,在公告中明确将 ICO 定性为 “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 2 月,香港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他们已经向当地七家数字货币交易所和组织发出了提醒:一些涉及 ICO 的代币可能会被定性为证券,从而纳入监管。
而据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证监会近日已经向一些涉及 ICO 的科技公司和顾问发出了数张传票,要求对方披露 ICO 的销售和预售结构。
在 3 月 7 日的这份声明中,美国证监会指出,目前很多平台自称是 “交易所”,这可能会让投资者造成误解,认为它们是受到了监管或符合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标准,但事实上,“没有理由相信(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这类信息与国家证券交易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同的完整性。”
根据证监会的解释,诸如 ICO 中的货币和代币等数字资产,均需要符合美国安全法律对的 “安全” 定义:
如果一个平台提供证券类的数字资产交易,并以交易所的形式运作,根据联邦法律规定,该平台必须在 SEC 注册为国家证券交易所或符合豁免登记条件。
简而言之,美国的各种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可能会被要求向证监会注册。
(图片来自:QZ)
消息一出,比特币的价格大跌 9%。
题图来自:Huffingto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