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专访 Coda CEO:离开微软和 Google 之后,他决定挑战 Office
第一次认识《Coda》是我随意在 Google Play 上浏览新上架应用的时候,初步体验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它强大的移动端适配功能。但随着体验的深入,我才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Coda》远比我想象得更加强大,具体介绍可以查看这一篇文章。
今天我们请到了 Coda 的 CEO Shishir,让他为我们带来这款产品的幕后故事。
认识 Shishir Mehrotra
Shishir Mehrotra,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曾就职于微软和 Google 的 YouTube 部门,Coda CEO 和联合创始人之一。
为什么取名为 Coda?其中有过别的取名吗?
当然,曾有过许许多多的名字,而且起名这一过程正是在 Coda 中完成的!首先,我们实际上是用代号「Krypton」创建公司的,这个名字暗指超人,代表我们的产品可以「给用户开发人员的超能力」。但这只是暂时的,当准备上线产品时,我们开始思考它真正的名字。
▲ 图片来自:Unsplash
我们的作家 Laura 以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方式领导了这个过程。她用结构化的头脑风暴建立了一个 Coda 文件。每天,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受一个提示启发,然后尽可能多地去想名字。例如,有一天我们以「力量感」为启发进行头脑风暴,另一天我们专注于「模块构建」相关的名字,还有一天我们专门想纯粹虚构的名字,等等。
另外,更有意思的是,我们造出了一个「句子模拟器」——将名字放入句子中充当名次或动词,然后试下读起来是否上口(非常类似于一个婴儿命名模板)。最终我们生成了超过 1200 个名字,然后用一系列广泛的标准来缩小范围,并从中选择了一些不错的选项。
偶然的一次,有人看着长长的待定名单说:你注意到 Coda 是「a doc」的反拼吗?那时,我们一下子被说服了,很快统一了意见。于是,Coda 这个名字成为了显而易见的选择。
为什么会想到开发 Coda 呢?
Coda 是我出于激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早在 20 多年前我便开始进行构思了。
Coda 背后的主要思想是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一个 app 一样强大的文档。这是一个相当意外的点子,它来自于两次工作中的简单观测,来自于我在微软和 Google 的工作经历,以及我同许多团队和公司打交道的经验。
▲ 图片来自:Unsplash
第一次观测让我意识到:文档(而不是应用)才是世界的运行主体。如果你问人们他们每天在工作中使用什么工具,他们通常会说出一个打包的应用程序名字。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整天都在处理文档和电子表格。在微软,我在我们的用户群中看到了这一点;在 Google,我也亲眼看到了这一点,我负责 YouTube 部门的联合运营,我们大部分公司都是在 Google 文档上运营的。例如,在早期,如果用户在 YouTube 上「标记」了一个视频,操作团队将通过在电子表格中添加新行来反映该操作。
第二个观测的结果是:文档在 40 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形成文档的核心原语与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的 Wordstar、Visicalc 和 Harvard Graphics 大部分是相同的。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文档,世界上所有其他软件都发生了变化。
▲ Harvard Graphics 图片来自:WinWorld
当我们看到这两个观测结果时,我们退一步问自己:如果我们从零开始,我们会如何构造文档?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那就是 Coda。
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Coda 中最有趣的挑战我们亲切地称之为「正确与熟悉」的抉择。Coda 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从一个熟悉的文档开始,但是要重新考虑以适应当今的需求。当我们面临不同的选择,每次总是有一个熟悉的方法——一种用户已经通过几十年的使用习惯的模式。但在现代,这种熟悉的方法往往会出现不足,我们不得不从另一个方向去看问题。
这些领域可能需要大量的思考和设计,有时我们需要长时间的迭代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其中一个最基本的例子是,我们选择关注表格间的数据关联,而不是简单的表格内容。另外,我们重新思考了移动端的体验,并且处理了软件间的集成(我们称之为 Packs)。一直以来,我们最大的挑战都是弄清楚什么时候坚持使用熟悉的方法,什么时候转向一个创造性的新方向。
目前有多少人正在使用 Coda 呢?使用 Coda 的一般是什么人?
我们拥有成千上万的用户,遍布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数千个团队。我们看到了 Coda 广泛的用途,从简单的会议记录到运行整个公司的一套应用程序。
目前 Word、Excel 等办公软件已经十分普及,如何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呢?
使用 Coda 的人通常分为两类。首先是「五位一体的思想家」。这些人通常认为 Coda 允许他们组合其他五种常用的工具。例如,Spotify 的团队使用 Coda 替换一个由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和各种应用程序组成的网络,并将它们合并到一个文档中。
第二类人群将 Coda 视为「构建工具」的一种方式。Ben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名山地自行车教练和户外零售商。他创建了一个库存管理系统来监控团队自行车租赁项目的状况,并彻底检查了办公室管理库存的方式。
Coda 文档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即使在移动端也有着很好的体验,并且消除了团队依赖的电子表格、纸和笔。「五位一体的思想家」和「工具构建者」都倾向于使用这些方法来学习 Coda 并将其介绍给他们的团队,然后其他人对其进行调整并找到他们自己独特的用例。
如何评价 Notion 等其它类似的协作软件呢?
经过几十年的革新,最近有很多伟大的生产力产品,很高兴看到整个行业的进步!大多数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一些专注于重新思考协作工具,一些专注于更简单的数据库,还有一些专注于为开发人员提供「无代码」或「低代码」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重点是「像应用程序一样强大的文档」,这通常意味着两件事。首先,它意味着 Coda 开始于一个非常简单和熟悉的格式——许多人就像使用文档一样使用 Coda。其次,这意味着 Coda 的发展会随着用户或团队的需求增长而增长——从文档进化为应用。
你认为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
举个例子,在 Coda 中,我们使用 Figma——它基本上是用于设计的 Google 文档,对于所有类似 Coda 的详细设计具有关键作用。事实上,我们也是他们的第一个客户。还有一个为 Figma 准备的很棒的 Coda Pack,我们一直在使用它。
目前 Coda 处于免费阶段,今后打算如何构建商业模式呢?
目前,Coda 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完全免费使用。我们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定价模式,将有不同的付费等级,但总会有一个免费版本。我们将很快分享更多细节。
未来还会加入怎样的功能?可以提前透露一下吗?
我们专注于将模块化功能变得更强大,并使它们更容易访问。最近,我们启动了 in-doc 模板,它将一些最常用的特性转换为拖放解决方案,使其更易于理解和使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对一些最常用的「Packs」进行额外的更新。我们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细节分享。
▲ in-doc 模板 图片来自:Coda
对于 Coda 的长线规划是怎样的呢?
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转型,我通常称之为制造商的一代。这一想法早在我以前的工作中就已萌生。在创建 Coda 之前,我参与运营了 Google 的 YouTube 部门,亲眼目睹了一代制造商重塑媒体行业。我认为在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模式——从手工艺人在 Etsy 上把他们的爱好变成生意,到房东在 Airbnb 上成为酒店经营者。
在所有这些例子中,平台都走到一边,让他们的用户社区变成了创造者社区。我认为软件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有着创客一代自己的版本。人们不会仅满足于通用的解决方案,他们想要自己构造。通过 Coda,我们希望模糊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界限,并将用户从买家转移到制造商,允许他们创建自己的工具。
有什么特别喜欢看的书吗?
我读了很多商业书籍,我最喜欢的是 Heath 兄弟的《Switch》,这本书是关于如何在难以变革的时候做出改变。我有一个小建议给读者。在开始之前,把你想要改变的两到三件事记下来。选择不同的类型——个人的或专业的等等。然后,在过程中记下你已经尝试过的技巧。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你会注意到你所依赖的技术模式。
▲ 图片来自:Readingraphics
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手机首屏,看看你的常用 App?
我的首屏(毫无疑问)充满了 Coda 文档——我的待办事项列表、团队跟踪器、即将到来的家庭旅行,以及我正在处理的几个文档。我非常依赖的其他应用程序还包括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 Superhuman、用于团队沟通的 Slack、用于阅读的 Kindle,以及用于娱乐的 Spotify、Netflix 和 YouTube。
往期回顾:
首发 | 批量高效管理 Kindle、微信读书笔记,这款 App 你一定不能错过
专访 | 他环游中国、拍 10 万张照,终于做出这本 App Store 第一的旅游书
专访《简悦》:改善 318 类网站,只为做最好的「阅读模式」
专访《效率控》图拉鼎:一款 App 多用,不止「聚合」这么简单
专访《时间块》安妮:这个喜欢玩 Switch 的女生,要继续用 App 解决生活的「麻烦小事」
专访 Saturday innovation:不到 10 人的独立团队,如何拉上芝麻街做教育?
专访泼辣修图主创:35 人的小团队,如何打造 2000 万人都在用的修图工具?
专访 GoodNotes 主创:如何打造 iOS 上最好的手写笔记?
专访《马卡龙玩图》主创:三千万人都在用,他们如何打造最好玩的抠图 App?
专访 NOMO 开发者飞猪:刷爆朋友圈的相机 App ,从诞生起就是「意外」
专访 WWDC 奖学金获得者翁培钧:从全球作品中突围,他只用了十天
专访腾讯天美工作室:看不见也能玩的游戏,为什么能让玩家泪流满面?
专访徐五四:回顾十年开发经验,这位十项全能的独立开发者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