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批量高效管理 Kindle、微信读书笔记,这款 App 你一定不能错过
开发者,是移动互联网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他们坚韧不拔且极具勇气,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并坚信创新能够创造价值。
AppSo 也一样,我们希望那些具备可贵品质的开发者们,和他们带着闪光点的产品,能够被更多人所看见。
AppSo 每周都会邀请优秀的开发者,和他们聊聊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那些有趣动人的故事。
小时候看的童话、上学时背的诗词、闲暇时读的小说……书本伴随着我们从年少到成年。我们慢慢长大,读书不再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任务,而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也逐渐把厚厚的书本换成了更便携的电子设备。
只不过,不论是 Kindle 还是常在朋友圈看到分享的《微信读书》,都没有太完善的书摘整合、编辑功能——Kindle 虽然把书摘整合为「您的剪切」,却碍于电子墨水屏做笔记缓慢,《微信读书》则只是将标线的部分整合到「笔记」栏,点击会跳转到书中,更像是一个书签。
如果你也有读书时做书摘、读书后整理笔记的习惯,那 Knotes 2.0 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早在 2017 年,Knotes 1.1.0 版本就在 AppSo 进行独家首发。两年过去了,如今 Knotes 也正式推出了 2.0 版本,并于今天在 AppSo 独家首发。
在这个新版本中,Knotes 2.0 不仅拥有焕然一新的界面、新增《微信读书》书摘导入功能,也正式拥有了它的中文名——《糯词笔记》。
▲Knotes 1.1.0 界面
《糯词笔记》支持 Windows 和 Mac 两个平台,是一款高效全能的笔记管理工具。它可以将我们在 Kindle、《微信读书》中做的书摘导入到电脑中,并存储在云端,同时也可以将你做好笔记的书摘导出到印象笔记、OneNote 等笔记软件中。
在《糯词笔记》中,只需简单几步,就可以将你的书摘导入到电脑里。如果你使用 Kindle,将 Kindle 通过数据线连接到电脑上,在《糯词笔记》的「设置→导入」中,选择 Kindle 文件夹里的「My Clippings.txt」文件。
接下来点击左侧的同步按钮,稍作等待,Kindle 里所有的书摘就同步到《糯词笔记》里了,同时《糯词笔记》会根据书名,通过必应搜索对应的书籍封面,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其他封面。
如果你使用的是《微信读书》,通过「我→笔记」,选择想要同步的书籍,在笔记页面点击右上角,再点击「复制到剪贴板」。
将复制后的书摘通过 QQ、微信等途径发送到电脑中,就可以在糯词笔记中同书摘信息了。如果你是 Mac 用户,使用 iOS 的接力(Handoff)功能,就不用发送书摘,方便的在 iPhone 和 Mac 之间复制粘贴、同步书摘。
这样,《微信读书》中标记的书摘就可以导入到《糯词笔记》中了。
导入了书摘,《糯词笔记》才要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对书摘内容的搜索、查看、整理、笔记,全都不在话下。首先,你可以通过时间、书籍作者等对导入的书摘进行分类查询、搜索整理。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喜欢的书籍分门别类的制作成收藏夹,方便未来查询管理。
接下来,你可以对每一条书摘仔细品味,为书摘添加标签和阅读感悟,也可以对书摘的内容进行调整,感觉写的笔记太枯燥没有重点?使用 Markdown 语法让你的笔记重点突出。
整理好了感悟当然不能只给自己看,点击「分享」按钮,你就可以把书摘和感悟生成卡片,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分享给朋友、发送到朋友圈。当然也可以以图片格式保存,留存记录。
同时,书摘也支持导出 PDF、Markdown、Txt 格式的文档。
当你对书摘进行进一步阅读和整理之后,还可以将书摘的内容导出到 OneNote 或者《印象笔记》中,随时随地查看书摘的内容,或者对书摘再次进行编辑。
导入、思考、编辑、导出,《糯词笔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书摘整理方案。
认识糯词团队
今天,AppSo 也请到了《糯词笔记》的开发团队,让他和大家聊一聊开发这款 app 的故事。
贺乙钊,现 Google 工程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
鲁周行,Rubrik 产品设计师,前 SAP 用户体验设计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
张驰,现 Google 工程师。毕业于吉林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
用一句话介绍一下糯词吧。
糯词笔记 (Knotes) 是一款高效全能的读书笔记管理工具,可以管理和回顾来自不同设备的书摘,并导出和分享整理后的书摘。
此次 Knotes 2.0 版本升级,为的是帮助解决什么使用痛点?
Knotes 2.0 带来了更多分类、整理、互联功能。
新增了正在阅读、星标书摘、最近导入等阅读状态,帮助用户更好的回顾和管理读书进度。收藏夹和标签功能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为书籍、书摘分类,以更快速的找到某一类型的书摘。
支持更多的导入、导出、分享方式和同步到 OneNote 的功能,以及同步数据到云端的特性,让 Knotes 2.0 更加互联和开放。
你觉得阅读后就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后就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回顾。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我们的短时记忆在 1 天之后就会遗忘掉 56%,而短时记忆经过加强变成长时记忆,再辅以及时的复习,就会变成持久的长时记忆。Knotes 2.0 通过整理、回顾、分享、引用的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消化读过的书,学以致用。
为什么会想到开发这样一款标记类工具呢?
最初是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经常用 Kindle 看书,读到有趣的文字会标注出来,写一些感悟,但在 Kindle 上操作不是那么方便,所以想到做一款符合自己审美的软件专门管理读书笔记。
开发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大的挑战是平衡本职工作、开发 Knotes 和生活的关系。
Knotes 2.0 的复杂度和完成度比 1.0 要高许多,最开始是我和鲁周行两人在纸上一笔一划构思出来的,设计稿出了好几版,实现上也推倒重来过,后来我的同学张驰也加入团队帮忙开发减轻压力。
我们在 Teambition 上记录了 29 个 Sprint,也就是 58 周,都是我们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碰面讨论、开发的见证。我们每个 Sprint 碰面的时候都会买好奶茶,边喝边聊,讨论完之后会聚餐,培养团队氛围,互相鼓励。
你对 Knotes 的长线规划是怎样的 ?
在做 Knotes 1.0 的时候,我对 Knotes 的愿景就是做最好的读书笔记管理工具,让读者随时随地记录、回顾、应用读书笔记。
第一步,就是打通全平台。Knotes 2.0 已经迈开脚步,云同步使得我们同时支持 Windows、Mac 和 Web。我们会在今年春节左右推出移动版本,支持 iOS 和 Android。
第二步,是挖掘内容。在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用户群体上,支持读书笔记文章、书评、个人图书馆、公开书架和读者社区,让读者可以更好的应用和交流。
Knotes 有多种管理书籍笔记的方式,它们的适用场景是什么?
读书是一件比较私人的活动,每个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有各种读书笔记添加方式,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范式。我们在与 Knotes 1.0 用户的交流中也同样验证了这点。
目前书籍和笔记管理方式,是为了给用户提供足够的自由度,来适应大多数用户的管理需求。自定义收藏夹可以让用户按照题材来分类。而对书摘的标签则打破了书摘笔记与所在书籍的绑定,通过标签的新形式来囊括一类书摘。
增量同步、接入印象笔记等,这些功能的适用场景是什么?
很多用户会通过印象笔记和 OneNote 作为资料库。
譬如一名编辑主要使用印象笔记整理素材,平时大量阅读中的书摘和笔记会在撰写文章时起到很大帮助。通过糯词笔记提供的接入印象笔记的功能,可以帮助他 / 她把书摘笔记无缝汇入到日常工作工具中。
Knotes 的使命是什么?
让读者随时随地记录、回顾、应用读书笔记。
「糯词」这个名字有什么来源吗?
「糯词」其实算是 Knotes /nəʊts/ 的一点点谐音。对, Knotes 的 K 是不发音的,跟 Know 一样,哈哈。
另一种理解是散落在各种书籍、阅读工具里的书摘和笔记就像糯米一样有粘性有营养,我们可以把他们都粘起来形成一个糯米饭团,这样吃起来更有营养。
大家更喜欢哪种解释呢?
用户对 Knotes 的反馈怎么样?
用户的热情是支持我们一直走下去的动力,曾经有一位用户写信跟我说:
「请你让 Knotes 好好活下去,我要跟着他吃饭。」
虽然当时因为感觉压力山大不敢回复他,但是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也不会让 Knotes 死掉。
你是如何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的?
用户可以通过 [email protected] 直接向我们提建议和反馈, 很多 2.0 的新功能就是从这些邮件里来的。
我们也偶尔向订阅我们邮件的用户发放调查问卷,最近我们也开始运营糯词笔记的用户 QQ 群 / 微信群。
开发一款产品,什么情况下你能确定方向是对了的?
当自己花很多心血完成的功能被用户的反馈认可的时候。
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日常的工作流?
我们以两周为一个 Sprint,每两周的周日下午会演示完成的工作和计划下一个 Sprint。在每个 Sprint 期间,我们通过 Slack 交流工作相关的内容,通过 Teambition 来追踪我们各自任务的进度。
▲ 图片来自:Wall Street Journal
平时获得灵感的方式有哪些呢?
鲁周行:听播客,读杂书,看新闻,与熟或不熟的朋友交流。
▲ 图片来自:iMore
能不能分享一些阅读的方法?
鲁周行: 我看书往往是冲着满足好奇心,或者从书中寻找萦绕心头问题的见解。我并不会执着于是否把书看完,所以我正在阅读的书单经常很长(笑)
能不能聊聊你最喜欢的一款阅读工具?
鲁周行: Reeder,一款小而精美的 RSS 阅读 app。它的设计足够简单到帮助用户专注于阅读。
本文作者:陆新宇 & 姚莹
往期回顾:
专访 | 他环游中国、拍 10 万张照,终于做出这本 App Store 第一的旅游书
专访《简悦》:改善 318 类网站,只为做最好的「阅读模式」
专访《效率控》图拉鼎:一款 App 多用,不止「聚合」这么简单
专访《时间块》安妮:这个喜欢玩 Switch 的女生,要继续用 App 解决生活的「麻烦小事」
专访 Saturday innovation:不到 10 人的独立团队,如何拉上芝麻街做教育?
专访泼辣修图主创:35 人的小团队,如何打造 2000 万人都在用的修图工具?
专访 GoodNotes 主创:如何打造 iOS 上最好的手写笔记?
专访《马卡龙玩图》主创:三千万人都在用,他们如何打造最好玩的抠图 App?
专访 NOMO 开发者飞猪:刷爆朋友圈的相机 App ,从诞生起就是「意外」
专访 WWDC 奖学金获得者翁培钧:从全球作品中突围,他只用了十天
专访腾讯天美工作室:看不见也能玩的游戏,为什么能让玩家泪流满面?
专访徐五四:回顾十年开发经验,这位十项全能的独立开发者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