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奥运的蓝色小人火了,设计一个运动项目的动态图标需要几步?
不知不觉中,东京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在这 16 天的赛事里,各国运动员们创造了太多瞩目和值得记住的瞬间。
作为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国日本,在开幕式上为各国观众带来的欢乐演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 「 蓝色小人」演绎运动图标,当属全场最佳。
结合传统艺能「超级变变变」演绎运动项目,尤其是那流畅的一镜到底表演,无不惊叹日本人的脑洞之大。
随即,脑洞更大的网友,更以这些有趣的蓝色小人绘制出奥运版的「打工人的日常」;在感叹网友们想象力的同时,也可以看出这套图标是多么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奥运会运动图标的诞生
所以,奥运图标是怎么由来的?其实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引用运动图标也是在东京奥运会,是第 18 届于 1964 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图标的初衷则是让来自国外的运动员和观众能理解比赛项目,减少因语言不同带来的沟通障碍,于是一套运动项目的纯视觉方案便应运而生。
随后的每一届奥运会,运动图标的设计成了标配,更是逐渐成为了对外展示奥运会举办国形象的一个重要部分。
今天看来,1964 年东京奥运会图标稍显老旧了,一定程度上得依靠文字标注才能理解:比如足球(Football)图标,会以为是人摔倒了;帆船(Sailing)项目,只有一艘船的剪影,与其余图标表达不一致。
到了德国 1972 的慕尼黑奥运会,图标设计已经进步很多,在准确地还原运动本身外,小人的运动设计结合了德国人颇为严谨的点、线、面构成。
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希腊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地,图标的主角是体态修长的小人,是一种颇为原始的和近似古典雕塑的动感。
作为东道主的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采用的是体现中国文化的「篆书」之美的运动小人,就好像从千年前的书法篆刻里跳了出来。
2019 年 3 月,东京奥组委在举行「2020 年奥运会倒数 500 天」的庆祝活动上,展示了 2020 年东京夏季奥运和残奥会 55 个竞技项目的 73 个图标。
▲奥运会运动图标设计师:广村正彰(Masaaki Hiromura)
奥运会首次引入动态运动图标
继承了 1964 年东京奥运会引入运动图标的传统,今年的奥运会,赋予了这套 73 个运动图标的动态化设计。由动态设计师井口皓太(Kota Iguchi)花费超过一年的时间,并于 2020 年 2 月完成。
静止运动图标作为对运动的直观阐述,与比赛项目的场地进行了融合。
而随着视频平台的兴起,现场直播奥运会赛事的重要性上升,动态运动图标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在央视直播时的转场动画、比赛项目安排表等地方,都能看见这套动态运动图标的影子。
设计运动图标的两个重点
我们看见了运动图标上活灵活现的蓝色小人,但对于蓝色小人是如何去展现专业运动的过程还摸不着头脑。
「我的作品会受到每个运动类别的专业人士的审查;我看了很多体育比赛的视频,并研究了各种运动员的动作,并尽力去重现它们,调整包含了运动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动态设计师井口皓太(Kota Iguchi)在对设计进行解释时说到。
所以我们将其概括为两件事:一是,找到能定义一项运动的最佳时刻;二是,将其提取并逐渐抽象化。
这个时代有了高清录像的技术,能精准地记录下比赛的无数个瞬间,绝不会让你错过比赛的任何一秒。
但作为非运动专业的普通观众,要从这转瞬即逝的运动中看出什么,还真的有些困难。完整的录像看似记录了一切运动过程,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记录;而这时,摄影的力量便体现出来了。
「只有一个瞬间是取决定性作用的」摄影师布列松在他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中说到。这一瞬,我们可以看见苏炳添在 100m 半决赛比赛中起步时的决心;
在白色粉尘环绕下,巩立姣的拼劲全力的一掷;
女子双人十米台比赛,如油画般宁静的陈芋汐与张家齐。
整个运动序列中,我们透过这静止的瞬间,仿佛和运动员的呼吸达到一致,稍微触碰到了运动的魅力。因为摄影是凝固的时间,相比于录像,是更为主观的去提取和表达,我们能放大照片并持续凝视;这一刻或许是对运动最好的表达。
了解静态摄影的魅力后,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决定性瞬间」的选择题:在下图是棒球两组运动的序列中,你会决定在哪个瞬间按下快门?
答案是红色圈的那一张。相比于其他的动作,红色圈代表的是肌肉力量紧绷 100% 即将释放的一瞬间,传递出其中凝聚力量感;而蓝色圈,则是力量被完全释放后。
所以,抓住最重要的瞬间,便是运动图标设计的第一课。
正是在现代摄影技术的辅助下,对运动的抽象提取到达了更高的高度。如运动员起跑的一瞬间,被凝固,继而被抽象简化,如人脸、体型、服装等个人特征;最终形成了具有高辨识度,被任何人读懂的图形。
当然,去理解一项运动最简单的方法则是「运动」本身了——让图标动起来。但又不是摄像机记录那样的客观记录,而是注重动作的设计逻辑,这个过程分三个部分:出现、静止、消失。
比如跑步出现,伴随着稍许的镜头转动,蓝色小人从速度零离开助跑器的过程;静止,则将镜头转向正侧面,选择大腿最舒展有力的瞬间;消失,则是手脚协调下的重复持续运动。
相比静态图标,动态化,则赋予了丰富的细节所无法企及的。比如对运动的「夸张」放大:弓箭的准备、瞄准、射出;
比如山地自行车,下坡时真的是抖、抖、抖起来的;
皮划艇(激流回旋)的过弯操作,一点都不弱于「排水渠过弯」;
这些动态图标的优势也带来了更好的识别性。如篮球和手球,由于其运动动作的相似,历届奥运会图标对两者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常常把手球项目比误认为是篮球项目的图标。
而加入运动后,则看见手球的跃起动作则带有横向的加速度,是为了给将球制造初速度;而篮球的跃起,目的是为了上篮,速度较慢,更注重垂直运动上的稳定。
我们能看见,本届奥运会运动图标最大的特征,便是取消了对上半身的表达,仅仅靠四肢和头部,配合相应的比赛护具去表达一个项目,将注意力集中在运动本身。
奥运图标设计的传递
作为读者,也许感受到了制作一个运动图标的不易:从运动图标设计的历史展开,了解了图标的创作初衷,图标如何从一项运动中抽象,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视觉化系统,并通过动效赋予图标更多的信息。
「但它的意义则是巨大的,便是成功代替语言,能让世界上所有人能一眼看懂这是什么运动。」我们这位蓝色的朋友,在开幕式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说到。
2021 年的东京奥运会运动图标的设计上无疑是成功的,传承了自己的在 1964 年引入的设计语言,并在今年首次将动态化表达带了进去,令更多不用语言的观众们认识和体验到运动的魅力。
如果全世界的人们继续像这样将接力棒传递给其他人,那么日本在 2021 年发起的这一新挑战将永远传承下去。
「想象一下巴黎(2024)的象形图是否会像巴黎一样强调城市的美丽,或者洛杉矶(2028)是否会创造一些像我们对美国的一般形象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这很有趣, 我很高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