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Android 平板距离生产力工具,还差三代 iPadOS

AppSo

2022-04-26 18:30

问题:骁龙 870 处理器、2.5K 120Hz 刷新率的屏幕、立体声系统,拥有键盘和触控笔,这是哪一款 Android 平板?

很明显,这道题没有唯一解,因为小米平板 5 Pro、联想小新 Pad Pro、vivo Pad、OPPO Pad、拯救者 Y700 等近期推出的一系列 Android 平板,都是类似的配置。

既然配置相近,那它们的软件体验,一定各有亮点吧。

Android 平板功能丰富,但细节还差一些

其实不只是硬件配置,在系统体验方面,Android 平板的方向也很统一,那就是大力发展横屏场景。

相比多年前「躺平」做追剧神器的小米平板 4,如今的厂商,每个都想要让你用平板做生产力工作。去年摄像头放在竖持上方还是主流,如今发布的 OPPO Pad 和 vivo Pad,连摄像头都移到了侧边,铁了心的想让你横屏加上键盘使用。不过,Android 平板的「内卷」之路并不好走。

因为 Android 横屏生态太过潦草,想要拓展横屏场景,厂商就必须自己去推动第三方 app 开发者去完善横屏生态,除了适配,还要用各种实用的系统功能来提高横屏体验。 

首先是分屏,通过按钮、手势等形式,在一块屏幕上同时运行多款软件,适配了多少款 app 的分屏模式,一直是各大厂商宣传的重点。

其次是「平行视界」,当年,华为 EMUI 针对 Android 显示框架作出了拓展,让一款 app 的不同界面得以独立显示在屏幕的不同位置。标题目录+文章、商品列表+详情,一度是华为平板的独享亮点。

最后是小窗模式,最出色的小窗体验应该是小米平板的无极窗口,只需从角落上划,就可以将 app 缩小成小窗模式,并适配了多种尺寸。

在 vivo Pad 的发布会上,vivo 表示,之前发布的 Android 平板,大家并不是很满意,虽然参数没输过,但是体验没赢过。

而最后发布的 vivo Pad,也确实做到了面面俱到,分屏、app 内分屏、小窗,服务横屏的功能该有的全都有。在体验过之后,我们也给出了「来得晚一点,体验确实好一些」的评价。

但在使用 Android 平板的过程中,总会让我感觉哪里不太舒服。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不太好描述,我用几个例子来分享给大家。

横屏使用微信时,点击「发现」,右侧顶部的状态栏就变黑了,但我并不在意。随手打开一个视频号,用微信的分屏和朋友聊天,咦,视频号的视频怎么旋转了?

如果我不小心改变了平板的方向,那视频号也就彻底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使用完分屏想要退出,总要退出一个,再退出第二个,没法把分屏设置保留在后台,也没法一次性将两个都退出。

在使用 app 内分屏功能时,有的可以调节分屏后不同界面的比例,有时则不行。

▲ 可以调节分屏比例的《今日头条》

▲ 不可以分屏调节比例的《哔哩哔哩》

这些是偶发的 bug 么?我觉着应该不是,触发几率 100% 的不叫 bug,这是单纯的适配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覆盖了近两年发布的热门 Android 平板:

  1. 系统功能体验有瑕疵,总会在一些地方卡顿掉帧;
  2. 第三方 app 有横屏模式,但不够好用;
  3. 第三方 app 适配了系统功能(比如平行视界、小窗),但不够完善。

Bug 也有,比如我使用某款平板,用《石墨文档》输入内容时,输入框总在屏幕的左下角。而另一款平板,在使用自带的笔记 app 时,都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 文字输入框在界面左下角

所有的 Android 平板发布会上,都会告诉用户,它适配了多少款 app 的大屏模式,拥有多少种针对大屏优化的小窗、分屏操作,每次看发布会,都让我感觉 Android 平板要成了,但只要上手体验,总会有种成了,但不完全成的感觉。

▲ Android 平板的发布会上,生产力是主旋律

Android 平板是配置不够高么?我觉着不是,性能有骁龙 870,屏幕有 2.5K,配件有键盘触控笔,确实都不差。

Android 平板的体验不好么?其实也不是,Android 平板更大的尺寸,让处理器性能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释放,玩游戏也好、看视频也罢,体验都还是不错的。但只要接上键盘和触控笔,想用它做些什么的时候,体验的细节上就会差些意思。

那么,如果 Android 平板可以流畅的实现它宣传的各种功能,没有奇奇怪怪的 bug,横屏体验如何呢?会有提升,但……依然不够好用。

好的横屏体验,要符合认知逻辑 

Android 平板的问题在适配上。

确实如此,但不完全对。

不过在论证这一观点之前,我还有一个问题要思考,那就是要怎么写,才能让大家认为不是给苹果打广告。所以我准备先说一些 iPad 在横屏使用时的问题。

首先就是第三方 app 适配,比如《小红书》是没有横屏模式的,如果用 Android 平板打开,则有「平行视界」可以使用。

▲ Android 平板上《小红书》的应用内分屏

其次是系统功能上,iPad 虽然也有小窗,但只能以长条形停留在屏幕的左右两侧,体验上确实比不上可以随意改变小窗大小的 Android 平板。

好,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关于操作逻辑的那些事。

在用实体指纹识别的年代,最让用户津津乐道的操作方式就是魅族的 mBack 了,虽然只是返回,但它用「轻触」和「重按」对应了「一级」和「全部」两种返回操作。少用力少干事,多用力气就多干事,符合我们的直觉,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到了全面屏时代,iPhone X 结合之前的右滑返回,用一根细杆定义了操作:抛出去回到桌面,拉下来进入单手模式,左右滑动切换 app,同样符合直觉。

如果某一种操作不符合直觉,那就得通过长时间的用户教育,比如截图。

在 iPhone 改为全面屏后,如何截图、如何关机让不少拿到新手机的用户感到迷茫,甚至闹出了上飞机无法关机的笑话。原因很简单,用户熟悉的「电源键+Home 键」截图没有了,位于机身右侧的「电源键」也没有了,它有了新名字,叫「侧边按钮」。

▲ 重新学习一项功能需要时间成本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 Android 平台,除了大家都有的控制中心图标和「电源+音量键」这两种截图方式,指关节截图、三指下滑截图、双击屏幕截图,都需要学习成本。之前测试某款 Android 平板时,游戏中屏蔽了按键和下拉控制中心,导致我无法截图,慌乱中尝试了多种截图方式,终于在三指下滑时成功了。

▲ 小米平板的两种截图方式

这时我们就明确了两个观点:第一,操作应该符合直觉,不然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用户教育;第二:如果做不到,那就应该设置功能明确的按键,比如 Android 的三大金刚键,比如电源和音量键。

魅族的 mBack 和 iPhone 的全面屏手势符合直觉,各种截图手势和 iPhone 的关机方法有长时间的用户教育。但到了 Android 横屏操作这边,野蛮生长的这几年,操作方法几乎可以用「各显神通」来形容。

我们先来看看 iPad 是怎么做的。打开一款 app 后,你有两种分屏手势。第一种,拖出底部程序坞,把想要分屏的 app 拖上来,放左边左分屏,放右边右分屏,不放在左右,就会变成小窗。

第二种,从 app 顶部中间(有「…」指示)向左边拖动,就可以看到桌面了,然后在桌面中选择你想分屏的另一款 app。当然,你也可以向右拖动,这样,之前全屏的 app 就会停留在右方。

想要回到一款 app 的使用界面?将中间的分割线拖动到一侧,保留的那个就成了屏幕上唯一的 app,往右拖保留左边的 app,往左拖保留右侧的 app。

直接上划可以直接将两款 app 都退出,因为是同时退出的,所以这两款 app 会在后台保持分屏状态,你可以在多任务界面看到。在多任务界面,你也可以通过上划、拖动等操作,轻松的组合各种 app 的分屏样式。

这套操作非常直观,想往左边分屏就往左边拖,想组合分屏就在后台组,想退出分屏也可以轻松实现。即使不知道手势,顶部的「…」也可以用点击实现各种分屏功能。

唯一有学习成本的,应该就是 iPadOS 15 新增加的同一 app 内分屏,你需要打开 app、拖出程序坞、点击同一款 app,这样才可以新建窗口,个人体验有些割裂。

那么,Android 平板是如何实现分屏的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小米平板 5 是进入后台,长按 app 图标,点击分屏功能按钮,实现分屏。

OPPO Pad 是双指从中间下滑,进入分屏。

vivo Pad 是三指向上滑动,进入分屏。

还记着前面说的么?操作应该符合直觉,显然,双指或者三指划动是不符合「把一款 app 放在一侧,再把另一款 app 放在另一侧」这一直觉的。那么它们有教育用户么?OPPO Pad 尚且算是沿用了 OPPO Find N 的分屏操作(但去年底才发布),vivo Pad 可是从零起步。

▲ 小米确实是沿用了手机端的分屏方式,但它不是手势

而且,iPad 的整套分屏操作,同样可以使用触控板拖动指针实现,但拥有触控版的 vivo Pad,三指上划实现的是退出 app——这个操作是有长时间用户教育的,但确实又与 vivo 自己的手势逻辑不同。

在屏幕越来越大,按键越来越少的今天,智能设备的手势操作,应该让用户可以更加快速的实现各种功能,而不是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

不过,当我摘下键盘放下笔,竖起屏幕打开 app,Android 平板还是好用的,就像 Android 手机一样好用。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 Android 平板的进步

当华为几乎凭一己之力,让 Android 平板重新焕发光彩时,我们是高兴的;当小米平板在微博宣布归来,捡起了几年未更新的平板业务时,我们是高兴的;当 vivo 作为国内销量前几的手机厂商,最后一个推出平板时,我们也是高兴的。

没有针对大屏的优化?那就主动推动第三方应用开发者适配;原生不支持键盘「ESC」键?那就调整系统底层;竞争力不足?那就为平板增加拓展屏、多屏协同等创新功能。

最近让我感到有趣的功能,是 vivo Pad 支持将分屏的两款 app 保存在桌面上,一步就能打开——虽然没有像 iPadOS 一样在后台保留分屏状态,但 Android 厂商依然在努力的曲线救国。

▲ 今日头条与微博的分屏组合

几年的发展,Android 平板已经不再只是用来看剧的大号 Android 手机,这也让 Google 重新开始重视大屏市场。

2021 年年底,Google 公布了面向大屏设备的 Android 12L 系统,并更新了开发标准和设计资源。这一次,Android 原生支持了类似 iPadOS 的分屏模式。

另外,Google 还提出了根据不同屏幕尺寸,改变内容显示方式的适应性设计。底层的支持,会让开发和维护成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我承认,对许多 Android 平板的用户来说,一块可以爽快追剧、玩游戏的大屏幕,就是他们对平板的所有追求。而且有了 Google 原生支持和厂商的努力适配,对 Android 平板所有的不满都可以用一句「未来可期」一笔带过。

但在键盘和触控笔成为平板标配、每场发布会都会把横屏功能、第三方适配当作亮点宣传的今天,Android 平板要走的路明显还有很长。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