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打算汉化 iPhone 里的英文,这些翻译你打几分?
AppSo 得到可靠消息,苹果正在对三大系统的部分英文名称进行汉化,汉化版本的系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送。
一句话概括就是:苹果「汉化」了大部分内置软件的英文名。
有图有真相,话不多说,AppSo(微信公众号 AppSo)先带大家看看我们熟悉的名称会变成什么样子。
- Wallet → 钱包
- FaceTime → FaceTime 通话
- Safari → Safari 浏览器
- GarageBand →库乐队
- Touch ID:触控 ID
- Live Photo → 实况照片
- Handoff → 接力
- AirDrop → 隔空投送
(你能找到改变后的功能名称吗?)
当然,macOS 和 watchOS 也将迎来一波汉化。
我们挑选了一些 macOS 上有趣的翻译:
Dock → 程序坞
Finder → 访达
iCloud Drive → iCloud 云盘
Spotlight → 聚焦搜索
直接放中英对照表你可能没有感觉,我们来一段情景对话。
改名前我和同事说话是这样的:
新电脑是 Retina 看起来实在太舒服了。AirDrop 刚刚那张 Live Photo 给我吧…啊,别碰我手机,会触发 Handoff 的。
改名后可能会变成:
新电脑是视网膜看起来实在太舒服了。隔空投送刚刚那张实况照片给我吧…啊,别碰我手机,会触发接力的。
如果你不喜欢新的翻译、又想升级新系统,你可以考虑更改系统语言为英文或繁体中文。
AppSo 独家拿到了内部绝密版的 《苹果系统中英翻译对照表》,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AppSo(微信公众号 AppSo),回复「1026」即可获取。客户端请看评论区。
苹果究竟是怎样翻译的?
苹果中国的同事告诉 AppSo(微信公众号 AppSo),中国市场对 Apple 来说一直都非常重要… 这些新名称都经过反复琢磨,既充分考虑到英文原名的意义,也体现了中文在表义方面的细微差别。
具体的翻译方式有三种:直译、中英混合翻译以及音译。
比如 Wallet 就直译为「钱包」,而 Safari、iMessage、FaceTime 这类广为人知的功能则沿用了英文名,并配以中文后缀修饰。
而类似 Finder、Clips 这类专有名词,苹果则通过音译的办法,翻译成「访达」和「立可拍」,一方面贴近英文发音,又传达出功能的含义。
翻译专业的朋友可以点开下图学习:
越来越「中国化」的苹果
显然,这次「汉化」,是苹果产品试图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其中一步尝试。
从本年年初开始,苹果在中国市场可谓动作频频。1 月 6 日,苹果就重新启动了一年一度的「红色星期五」促销活动,「中国红」的 iPhone 和 iPod 令人眼前一亮。
后又推出「新年制造」活动,邀请中国的艺术家用自家的产品创作年画。
在 6 月份举行的 WWDC 大会上,更是在 Keynote 上专门放出了中国本地化内容列表,其中包括了原生相机识别二维码、手机号用于 Apple ID 等使用功能。
8 月份,苹果将微信支付接入 App Store,使用户可以设置微信免密支付,试图稳固在中国已有的盈利来源。
包括这次「汉化」在内的举措,均是苹果意图激活更多中国的潜在用户,提高在华营收的表现。
不单单是苹果爱改名
汉化,几乎是所有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比如今年 3 月初,Airbnb 的 CEO Brian Chesky 就高调宣布,中国市场将是 Airbnb 的重点市场,并取了一个中文名:爱彼迎,意为「让爱彼此相迎」。
今年 7 月初,国外知名新闻聚合应用 Flipboard 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红板报」,并且联合中国工程师更改了产品的 UI 乃至内容推荐算法。
取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或许是拉近用户的策略,但倘若翻译不好,只会适得其反。可口可乐曾被翻译作「蝌蝌啃蜡」,雪碧也曾被翻译作「势必利」,皆因销售不佳而重新命名。
你觉得这次苹果的「汉化」做得怎么样呢?「信达雅」做到了哪个层次?留言告诉我们吧。
AppSo 独家拿到了内部绝密版的 《苹果系统中英翻译对照表》,关注 AppSo(微信公众号 AppSo),回复「1026」即可获取。客户端请看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