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城市间可以有所不同,它们将组成丰富多样的全球面貌。
全球大都市在变得越来越像,而建筑师 Vishaan Chakrabarti 觉得这不合理。从美学来看,这些城市乏味非常。从发展来看,千篇一律的环境对人类这个物种发展也没有好处。
我相信城市间可以有所不同,它们将组成丰富多样的全球面貌。
Chakrabarti 在一次 TED Talk 上说道。但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他认为,要改变这个现状,也许我们需要先回顾: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是发展的结果。工业发展带来的量产,让我们得以批量生产钢筋水泥大玻璃,麻木地搭建着我们的城市。
此外,相近的规则为城市刻画出相似的模样。汽车行驶时速度极快,所以我们的马路应该这样设置。又如为了照顾残疾人,我们应在主要建筑设置无障碍通道,所以应该要配上斜坡。这些“常识”为全球各个大城市刻上了同样的纹路。
最后一个原因,在于对“不同”的恐惧。Chakrabarti 和其他建筑师经常遇到客户说:“如果我试这样新东西,我会不会被告?或者被人取笑?”最后,还是选择了更保险的设计方案。
这三个因素将我们引向千城一面的现况。我们怎样才能改变?答案是“科技”。
在未来,我们可以研发“悬浮轮椅”,这样一来,无论是拱桥还是意大利山城,对残疾人来说都不会造成出行障碍。而自动驾驶技术,待技术发展成熟时,是否意味着汽车终于可以再次与行人和单车和平相处,为人类出行提供多种选择?和无聊的沥青马路相比,可收集我们步行产生的能量的高科技鹅卵石又会否更有趣?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遥远了,不妨看看 Chakrabarti 现有的项目。
他的客户要求 Chakrabarti 在蒙古乌兰巴托市建立一个“21 世纪开放式城市,要通过科技达到可持续性供暖,以应对寒冬”。
于是,Chakrabarti 根据当地山地地形改变建筑形态,用不同颜色来更好地采集光线,在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同时,他们也在以当地建筑材料和技术,打造一个个不同的建筑形态。
过程中,Chakrabarti 忽然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他和团队建造的楼房受到了不少已存在的建筑作品影响。
为了解决墨西哥贫困地区的住宅问题,Tatiana Bilbao 设计了每栋造价只有 7000 美元的廉价房。她主张,要真正了解当地居民的需要,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理念加压在居民楼上。
▲ Tatiana Bilbao 的 7000 美元廉价房,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 Alejandro Aravena 则在为智利建造廉价楼后,将建造计划细节以开源模式公告于网络,人人都可下载,旨在帮助那些觉得聘请建筑师做好廉价房设计开销太大的政府。
▲ Alejandro Aravena 曾建造的廉价房,图片来自 Dezeen
这些建筑都主动从当地实际环境出发,针对性地建造不同结构,并结合当地技术和手段创造最好的体验,这些房屋的外形,也因此不尽相同。此外,Chakrabarti 也提出了他的灵活设计方法。
如果我们必须在建筑中间留出电梯和消防道,那我们是否至少可为不同建筑类型设计不同形态?图书馆、博物馆、办公楼、剧院是否都值得拥有独有形态?而不同城市,又是否可按本地文化和自然环境来定制?
未来的城市,应该是科技和人文的融合。科技打破了固有规则,让我们拥有更多自由,而文化,赋予了每个城市独有的色彩。这才是一个有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