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公室)不是用来提高生产力或协作效率的,而是用来表现该公司正在做有趣的事情。
自开放办公室流行以来,调研报告就没停过告诉公众:开放办公室不是提高效率的「万金油」。
据专注于工作空间研究的公司 Humanyze 分析,开放办公空间对于想要「碰撞」出新产品的公司来说,的确有利,因为它可以促进跨部门沟通。但当工作落到执行层面,开放办公空间带来的干扰则太大了,它甚至会减低同一团队内成员的沟通积极性。
▲ 图片来自 Fastcompany
不少调查均指出,在开放办公室工作的人压力更大,效率更低。开放办公室减低了 70% 员工面对面沟通频率,通过邮件和通讯软件沟通频率提高了 50%。
既然都没有传说中的促进沟通「神力」,怎么公司还如此执念要用开放办公室?
《Fastcompany》回顾了开放办公室的发展历史,并认为开放办公室的流行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它是成功的科技创新公司文化符号。开放式办公室在 40 年代就已经存在,但到了 90 年代,Google 的开放办公室总部才将它和「创新」挂钩。这个传统随后由 Facebook 的「全球最大的开放空间」继承,成为了「创新」的门面标配。
▲ Google 总部,图片来自 Clive Wilkinson Architects
我们曾遇到一些公司会直接说:「我们想要像 Google 那样(的办公室)。」他们不确定自己的身份,但却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像 Google 一样的(办公空间)。
曾为 Google 打造了标志性开放办公室的建筑师 Clive Wilkinson 说道。因此,今天稍微想强调自己有创新力的公司,大部分都要用开放办公室方案,因为这已经是一种文化共识了。
第二,开放办公室省钱。我们必须承认,开放空间对装修的要求更低,还能塞下更多人。据 Google 人力资源部分析师 Erik Rood 分享,这样下来,公司一年可节约数百万美元。
▲ 图片来自 Medium
全球员工办公面积在 2010 年时大约是 20 平方米/人,到了 2013 年,这个数字跌到了 16 平方米/人。
全球共享办公公司 WeWork 深谙这个道理。于是,企业用户在 WeWork 其中一大福利就是独立的「电话亭(Phone Booth)」空间,一个在公共空间中以墙壁和门分割出来的私人办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