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里的藏书要变成「墙纸」了。
当被告知图书馆里 3/4 的藏书要被搬到别处储存,以腾出更多空间放桌椅和设讨论室,耶鲁大学的学生是拒绝的。他们开始在校刊登评论,还组织静坐向校方反对。
最后,他们成功地争取到让学校留下更多在他们心目中地位神圣的纸质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多常读这些历经挑战保护下来的书。
事实上,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大部分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都在下降,连在馆内读书的人都少了。是因为大学生都不爱看书了吗?
《大西洋月刊》作者 Dan Cohen 表示,图书馆馆藏借阅减少,其实更多是和大学生进行学术调研的方式改变有关。
在压力下,我们学会快速阅读,寻找有用的关键点。但在写作时,我们就会变成博学的绅士,仿佛坐在与世隔绝的书房里,要细细斟酌每一个词。
历史学家 Michael O’Malley 对学术研究者的描述如此贴切。
在这个语境下,可检索和做笔记的电子书、更新更快的论文都是现代学者更高效的参考文献来源,它们都可直接从网上下载阅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实体资料失宠了。档案馆里的历史照片和报纸底片等类型更多样的史料的使用率反而在提升,成为论文或相关活动中生动的部分。
▲ 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
这样说来,我们是否就应该将书移出图书馆,腾空间设多些座位?
矛盾在于,很多人认为,在图书馆学习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魅力在于那种被书籍围绕的感觉,而且它们还隔音和减少周边视觉干扰,让人更容易静下心来,有时还会诱惑学生拿起一两本书来看。
在 Cohen 看来,也许以后的图书馆可以将更「工具化」且已经电子化的图书移走(到别处储存保护),只留下少量图书,且以更节省空间的方式摆放,成为一种既可阅读,又能满足氛围的「墙纸」。
▲ 亚马逊上卖的「书架式」挂毯
也许有一天,它甚至可以进化成「图书的迪士尼」,以「虚拟书」来满足对场景和氛围的建设。
最后,Cohen 提醒大家,以书作为「墙纸」虽然让人感觉很棒,但我们可不能忘了,书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为空间带来的氛围,而是其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