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让农业性感起来。
《纽约时报》近日指出,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洲年轻人,正放弃西装革履的办公室工作去做个农民。
今年 27 岁的 Vozbeth Kofi Azumah 就是其中之一。他大学时候读的是社会学,毕业后却选择了养殖非洲巨鼠和大蜗牛。这些在当地都是珍稀美食,只能在野外捕捉,他认为自己找到了商机。
▲ Vozbeth Kofi Azumah
在非洲,看天吃饭的农业往往被认为是贫困的代名词。这同时也是一个「老掉牙」的行业。虽然非洲是一片「年轻的大陆」, 60% 的人口都在 24 岁以下,但大部分年轻人都向往到大城市打工,留下来耕种的农民平均年龄高达 60 岁。
非洲开发银行一份报告显示,世界上 65% 适合耕种、但未经开垦的土地都在非洲,然而,这片大陆每年却要花上 350 亿美元来进口食物。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农民都是小农户,而且农耕知识相当原始:很少使用化肥,主要依赖雨水灌溉,导致作物收成率只有 20%-30%,只能说是艰难维生。
▲ 非洲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当低,图表显示不同国家每 100 平方公里所拥有的拖拉机数量。图自 Quartz
走出大学象牙塔、对农业产生兴趣的这群年轻人自称「农业企业家」(agripreneur)。他们对怎么养鸡、如何挖土可能还没有 YouTube 视频懂得多,但有能力对一块农场自负盈亏。
他们希望能以专业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来冲刷这份职业的「羞耻感」,对外展示这是一个可以盈利的行业。
五年前 Richard Nunekpeku 在三星做国际营销经理,却放弃了高薪工作跑去种谷物养家禽。第一年他投资了 8 万美元来种玉米,但是最后收成只有 1/10。后来他请来土壤和化肥研究人员,并投资高科技灌溉,今年有望实现收支平衡。
▲ Richard Nunekpeku
当年 Azumah 告诉母亲自己要去务农的时候,她当场就哭了出来。她一直希望孩子能多读书做上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白领,后来才慢慢理解了这个决定。
现在 Azumah 每天在自家的蜗牛养殖场里忙活,偶尔忙着测试土壤的湿度和酸碱度,或是去喂非洲巨鼠喂叶子吃。他甚至在 YouTube 上分享自己的经验,也会线下组织一些课程,希望能让更多人对养殖蜗牛感兴趣。
我觉得大学学位的意义是,让人学会了怎么跳出思维定式,去(为贫困、食物匮乏等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 Azumah 的养殖场名字叫「西非蜗牛大师」,虽然开了 YouTube 频道,但是播放量并不算多
Emmanuel Ansah-Amprofi 原本从事的工作跟移民法律相关。某天买菜时他发现洋葱竟然是从荷兰进口的,开始对本地农业失望。一气之下他直接去 Google 搜索「种地有多难」,后来就成了一名「农业企业家」。
▲ Emmanuel Ansah-Amprofi
除了经营一片种有蔬菜瓜果的农场,他还创立了一个名叫「Trotro Tractor」的拖拉机服务平台,原本一手一脚耕种的农民,如今可以简单通过短信、以较低价格联系到拖拉机服务供应商。他说:
我们必须让农业变得性感。
通过技术来提高生产力,这些年轻人正让非洲农业展现出现代化的一面。数据显示,2018 年,非洲跟农业科技相关的初创企业数量达到 82 家,这个数字跟 2016 年相比增长了 110%,其中约 1/3 都跟电商有关。
除了「农业企业家」的努力,一些政府部门也有给予相应支持。以加纳为例,政府正在举行全国推广活动,希望吸引年轻人回到这个行业,另外还派出了超过 2700 名农业研究人员,去向全国农民传授农作知识。
▲ One 基金会曾经请来 18 位非洲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告诉非洲年轻人未来就在脚下,发展农业能帮助几百万人免于贫困
但无论如何,人们还是很难对农民这一职业改观。老师们总会对学生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他们就只能去种木薯。
非洲经济转型中心(ACET)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土地使用权、农业技术、市场再到定价,关注农业经济的完整链条将有助于改变整个非洲大陆的粮食系统。而将农业定位为「企业」更有助于吸引年轻人加入其中,跟「很酷的想法」相比,更应该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还不错的「职业选择」。
这份报告还认为,如果想推动非洲的农业转型,女性就应该拥有跟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就像任何现代的工作场合一样。
尼日利亚精准农业公司 Zenvus 的创始人 Ndubuisi Ekekwe 也表示,正是传统做法让许多农民陷入贫穷的循环,非洲农业必须对此作出改变。
我们好几代人的做法都没有带来起色,说明现在需要尝试些新的东西,将农民变成商人,而不是那些还守着老旧规条、食古不化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