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机器人真能创造艺术,我们也无法理解。
人工智能是个热词,连守卫着人类引以为傲创作性的的艺术界也难免俗。
过去这一年来,我们看到一幅由算法创造的画拍卖出 43 万美元高价,也见证了第一个由机器人举办的「个人」作品展。
▲ 拍卖出 43 万美元的 AI 艺术作品
但什么艺术作品才能算真正的「机器创作的艺术」?而我们又是否有可能去理解这些作品的含义?Rui Penha 和 Miguel Carvalhais 均为研究艺术方面的学者,他们联合撰文讨论了这些问题。
在两人看来,我们理解艺术的前提是同理心。
当我们看到一个作品,我们以自身经历和知识为基础,设身处地思考是什么驱动了艺术家创作这样一个作品,并尝试去解读。
要有这种同理心,单单是共同的社会文化认知还不足够,更根本在于,我们同作为人类,近乎都会无可避免地去和逃不掉的死亡斗争,感受思想上的孤独,时时察觉生理上的各种小需求。
假如机器有思想,它们「身体」所带来的感知会和我们所知的完全不同。因而我们无法用同理心去代入思考。即使当我们尝试去这样做,我们也只能用人类的视角去猜。
人类,假如变成了一个代数 X,那会怎样?
这不是一个我们能回答的问题。
那我们又是否能够找一个折中点,赋予机器和算法无限的人类文化信息,这样,机器也许就能创造出我们能理解的艺术了?
▲ 图片来自 Fastcompany
在两人看来,这算不上是真正的机器创造的艺术。这些以创造作品为目的,被输入大量人类社会信息的算法,它们所创造的作品只是背后程序员的作品。
作者将这种作品类比古典音乐演奏。当你在听当地乐团演奏贝多芬的乐曲时,你仍会说「我在听贝多芬」,虽然演奏最终效果会因乐队水平、场馆设计、周围观众而受到影响,但你仍会将音乐的作者定义为贝多芬。
其实艺术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用电脑来创造艺术。
德国艺术家 Gerhard Richter 的作品《4900 Colors》就是机器协作的成果。他以一个特别设计的计算程序,生成了以下这些看起来随机而生的色块。但这仍然是 Richter 的作品。
▲ Gerhard Richter 和《4900 Colors》
在两位作者看来,真正机器创造的艺术品,诞生前提必须是机器拥有自己意志,并主动去创作,而不是在人类的设计或引导下进行。
即使有一天它们真的有了自由意志,而且也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我们也将因为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的巨大差距,终究无法理解这些作品。
我们终将无法理解机器创作的艺术,无论是在艺术还是生活中,我们总会被限制于人类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