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为什么我的好奇心就没法指向我希望自己可以感到好奇的东西上?

—— Daniel T. Willingham,心理学家

大声

2019-10-21 17:49

如今我们近乎可在网络上找到任何内容,但为什么我们上网的时候,好奇心没有引领我们去学习我们想要感兴趣的东西?而是看了让人感觉「没用」的信息?

心理学家 Daniel T. Willingham 认为,如果我们能了解好奇心背后原理,我们也许能更好地引导和运用好奇心。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好奇心更利于生物存活。

有好奇心的生物更有可能会探寻未知,找到更好的觅食地,虽然这个好处并不一定是马上就能获得回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自己发展出了一套脑内奖赏系统,鼓励好奇心。

▲ 图片来自 B&T

人们好奇的内容,其实也是有「度」的。

我们都喜欢新东西。

在一次实验中,志愿者每次都需从一组四张的图片中选一张,并可获得对应的现金奖励。志愿者很快地就记住了高现金奖赏的图片,但每次当新图片出现时,大部分人都忍不住要去选,即便很有可能现金奖赏会更少。

很多商家就是利用了我们天生的好奇心,定期通过对产品包装设计进行微调来引起我们消费的欲望。

此外,我们普遍对自己完全了解/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不感兴趣,能激发我们好奇心的,通常是我们已经部分但不完全了解的内容。

我们的大脑更倾向让我们对能在短期就学习到的内容感到好奇,而不是利于长期学习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一位医生会对医学理论讲座不感兴趣,因为医生的大脑无法一下子预测看似不实际的理论内容能对自己有什么即时利益,即便讲座内容有利于长期学习。相反地,一部关于字体的纪录片则可能让医生产生好奇心,因为大脑能预测纪录片能带来容易理解的丰富信息,满足短期学习需要。

同样道理,「无用但有趣/无趣的冷知识」同样也是容易触发好奇心的内容。这种简短的信息容易消化,可触发好奇,但大部分人却无法将其纳入长期的知识系统中,因而让人觉得「无用」。

▲ 图片来自 Medium

由于我们希望自己会在上网冲浪时可主动沉下心来学习的内容,很有可能都是基于长期学习目标设下的,所以并不符号好奇心喜欢内容的特性。

心理学家建议,如果想让上网冲浪学习效果更好,可以挑选好的网站 —— 首页归类细致,拥有多种切入点,让你能更好找到自己好奇心所向的内容,同时也提供深度全面的内容(帮助建立系统的知识了解)。

另外,文章认为很多作者会将读者假想为一个特定群体,假设他们懂/不懂特定内容,而好奇心也是存在于一个很微妙的「了解」和「不了解」信息平衡中。因此,如果作者的一篇文章让你感兴趣,他们其他文章所用的知识结构也可能符合你的喜好。

Willingham 解释,好奇心不仅有利于鼓励学习新信息,同时有助于学习。有实验指出,人们能够更好地记忆他们好奇的事物。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小屏手机爱好者正在体验用 Pro Max 生活。 合作请加微信 carmencia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