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在规划 5G 产品的第一天,(我们)就把 5G+5G 双卡双待加入产品系列中。

—— MTK 无线通信事业部 粘宇村

大声

2020-05-23 11:09

相比于高通海思以及三星的 5G 芯片,MTK 的 5G 芯片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不过说迟到也谈不上,毕竟现在还处在 4G 转 5G 的初期阶段,首批 5G 芯片的战略意义在于抢占认知,而非占据出货量。

实际上,根据业界上下游的大概认知, 2020 年第二季度才会是 5G 大规模普及的阶段,以往 5G 手机动辄五六千,如今低于 2000 元的 5G 手机开始陆续出现,这意味着普通换机者在换机的时候,不会因为价格因素而只考虑 4G 手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MTK 开始了密集地发力,首先是旗舰芯片天玑 1000 Plus,整体水平和骁龙 865 和麒麟 990 5G 在一个档次,这款芯片也在 iQOO Z1 上首发。而后是定位中端最强的天玑 820,这款芯片预计会搭载在 Redmi X10 这款手机上,预计起售价会在 2000 元以下。

在 4G 的尾巴时代,MTK 的旗舰芯片其实是消沉过一段时间的,华为之外的 Android 旗舰更愿意去选择高通的骁龙 8 系芯片,MTK 希望在 5G 起始的阶段重新起航,重回主流。

从几次的技术沟通会展示来看,MTK 的准备还算充分,一些诸如 5G+5G 双卡双待,还要双载波聚合的特性也是在市场领先地位。MTK 也回应了关于 5G 时代,在用户心中定位的问题。

MTK 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彦辑博士在接受爱范儿等媒体采访时候说:

我相信当更多的搭载天玑的手机在市场上,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到更好的 5G 体验之后,MediaTek 在产品的定位上其实会不断的在消费者心目中被构建。

言下之意,大概就相当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发天玑 1000 Plus 的 iQOO Z1 起售价 2198 元,定位其实是中端性能机,而首发天玑 820 的 Redmi X10 也是中端机。由此看来,MTK 冲上高端之路,还有很长。但好消息是,从 iQOO Z1 和 Redmi X10 的定位来看,都是爆品走量机型,这对 MTK 扩大市占率大有好处。

而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其实是为什么 MTK 要研发双 5G 双卡双待的功能?关于这个特性,MTK 无线通信事业部产品行销处经理粘宇村说:

5G+5G 其实我们在两三年前就已经预判到这个需求了,为什么呢?因为在 4G 时代,大家如果记得清楚的话,一开始只有 4G+2G。但随着很多区域 2G 退网,在印度事实上出现了一家只有 4G 的运营商叫 Reliance Jio,所以 4G+4G 变成了印度市场目前手机平台的标配。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趋势,在规划 5G 产品的第一天就把 5G+5G 加入产品系列中。未来国内其实是有第四家运营商的,就是广电,广电有没有可能用 5G only 的方式,比如说用 700M+SA+VoNR 的方式来组网,可能你就必须要支持到 5G+5G 才能真正成为全网通。

 

在技术难点这方面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4G 时代 4G+4G,一张卡是 2、3 种(网络),那两张卡就是 3×3 就是 9 种。5G 因为有 SA 跟 NSA,其实又加 2 种,就变成 5×5,变成 25 种,这个复杂度比 4G 时代是多很多的,我相信大家可以从这方面有感觉。我们提早投入,积累了超过 10 年的实力,十年磨一剑,才领先市场推出了5G+5G。

这里确实会有他所说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升级后,旧网络退网,或者说新的运营商只有 5G 的情况发生,所以从这两点来看,MTK 在双 5G 双卡双待上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