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中国人太忙了,电视不看了,音乐更不听了。我希望改变大家在家庭里面的习惯。

—— 华为消费者业务 IoT 产品线总裁 支浩

大声

2020-11-06 11:38

就在上周,华为发布了下半年最重磅的产品线 Mate40 系列。与之一同发布的,还有华为 Sound。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没错,这就是华为再次联手法国音响巨头品牌帝瓦雷合作推出的全新智能音箱,售价仅为 999 元。

虽然技术上有升级,但体积上却小了不少。华为 Sound 外观上更加小巧紧凑,并且采用了帝瓦雷四喇叭声学结构设计,由 1 个 4 英寸的低音喇叭加上 3 个全频喇叭单元组合而成,再加上 2 个 PUSH-PUSH 对称式的被动单元,能轻松发出极具爆发力的声音,给用户带来震撼的听音体验。

另外,华为 Sound 采用了全新的帝瓦雷 SAM®主动扬声器匹配技术,通过对主动低频单元、背靠背无源辐射器、以及音腔的声电学特性进行采集和建模,让音响在较小的体积下,依旧能表现出不错的听感。

此外,华为 Sound 延续了「一碰传音」功能。手机的 NFC 区域轻触音箱,就能在音响上播放音乐。蓝牙音频编码从之前的 SBC/AAC 标清传输升级到 LDAC 高清传输,可以实现 Hi-Res 品质的高解析音乐。华为音乐与 Hi-Res 流媒体音乐服务商「索尼精选」也达成合作,同步在华为 Sound 智能音箱系列上线了高解析度流媒体曲库,为用户带来高品质音乐盛宴。

最近,华为消费者业务 IoT 产品线总裁支浩、帝瓦雷副总裁胡亦峰接受了爱范儿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华为 Sound 新品背后的故事。

以下为采访全文:

提问:智能音箱作为家居的一部分,外观是至关重要的,我想知道 Sound 设计沿用了什么样的理念?

支浩:(基于)歌剧院和音乐厅的灵感来设计整个 ID,同时由于帝瓦雷的标志性外观是把喇叭露出来,所以我们把喇叭出音口打开,真正让好声音看得见。这个 ID 上市后蛮受消费者欢迎,我们可能还会做高端,希望未来是一个家族。

希望让大家知道华为在音箱领域还是有想法的,音箱只是一点,最主要的是何总(在发布会上)讲的 5 个场景里面的智能家居 Home 是未来真正要展示的。现在看到的只是一点,有路由器、音箱、智慧屏、智选到未来,整个家庭的解决方案成熟后,到年底大家就会有惊喜了。

提问:这次 Sound 新品定价只有 999 元,从目前的音箱市场来看的话,这个价位竞争品有哪些?另外,原来的 Sound X 和 Sound 新品(的价格区间中)有很大市场空间,华为怎么看这个市场空间?

支浩:关于产品定位,我们首先想的是好音箱,是「音质好得不像智能音箱」。总体来说音箱在中国消费者市场还没有普及,现在很多人买的互联网音箱是」玩具」。所以我希望音箱在家庭里面给未来带来两个方向:

第一,像欧美一样,音乐是陶冶情操最好的设备。就像我做智慧屏一样,因为中国人太忙了,电视不看了,音乐更不听了,最多戴个随身听、耳机听一听,我希望改变大家在家庭里面的习惯。

第二,既然要改变习惯我们还是要考虑中国消费者的情况,不光要考虑一线城市,还要考虑二三线城市,我们要有高的还要有低的定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是出千元的原因。但是我们又希望真正把音质保留好,音质品质是要求团队一定要保证的,所以二代的千元不比两千的差。这也要靠帝瓦雷的技术支持和调教。我们跟帝瓦雷不是简单的品牌合作,是想真正从声音的专利技术上去突破。

提问:我们之前看到 Sound X 体积比较大,用了两个 60 瓦的 DN。这次的 Sound 是一个 DN,总功率是 40 瓦,但是他的声压强度只比 Sound X 小了 3DB,尽管内部的结构还有元件都小了,怎么能做到差距只有 3DB 的?

胡亦峰:关于第一个华为 Sound 的声音性能问题,刚才何总在发布会上已经讲过了,体积更小巧、更紧凑,华为 Sound 中依然使用了一些质量比较高的原材料,从硬件方面讲提到了音质的长度,包括劳伦纤维弹波这些高质量的硬件器件以保证音箱可以达到好音质的硬件基础。

华为 Sound 这款新品,我们使用到了最新升级版的帝瓦雷 Sound 主动扬声器匹配技术,它通过驱动一个主动扬声器单元,采集主动扬声器单元与背靠背的无缘辐射器和音腔的物理特性,加上 Sound 独有的算法去进行适配,这样对于音腔体积内的低频模组进行了精准的控制,所以达到了低频既震撼澎湃又有良好的瞬态,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尽管体积有所缩小,但是他的低频音量仍然可以和前一 代媲美的。

此外,不仅低频,全频范围内都加持了帝瓦雷的适配音效算法,比如刚才发布会提到的用户感知到自动响度管理算法,这样可以根据人耳的听觉特性(例如各位有很多都是音箱专家),对不同的响度和频度灵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用特有的算法在不同音量环境下对均衡进行适配,让小音箱在不同的响度仍然给出非常悦耳的听音享受。

提问:帝瓦雷有很多专利,有没有想过跟华为再合作新品时,价格和定位稍微高一些?比如两家能不能在中价位五千到六千甚至一万价位做出一套?另外,华为有足够的生态链,那能不能通过帝瓦雷的合作和更好的算法,形成三支音箱或者是两支音箱的 5.1 的环绕?

支浩:音箱还是专业性很强的产品,其实我们的 ID 跟友商没有什么关联,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帝瓦雷是突破金蛋,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也在跟帝瓦雷琢磨我们 SoundX 的下一代,后面加个 Pro 就上去了,肯定有新的 ID,我们也在想突破。

音箱作为纯消费品颜值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会跟帝瓦雷碰出不断的火花。我们做音箱有几个方向:

第一,音质好得不像智能音箱,首先还是音质。我们认为未来音箱音质要好,这个是我们的底线,也是我们跟帝瓦雷长期合作的基础。

第二,AI,因为是智能音箱,要作为入口肯定要有智能 AI。

第三,我把音箱定位为家庭设备,那一定是多音箱。

再过两年我们音质上不会输给谁,(帝瓦雷和华为)两兄弟一起打仗不会输。同时也希望专业的音箱业界多给我们一些信心。我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点,华为也还是保持专长通讯,包括在芯片、硬件、软件上共谋,软件上的能力再加上帝瓦雷的专业能力,相信跟徕卡在手机上的战略合作一样的,互惠互利,我相信会擦出更多火花。

提问:华为 Sound 在传输方面是否采用了其他的华为分布式技术,他怎么与 8+N 这样的设备进行协同。在传输的技术上是否采用了华为的分布式技术?

支浩:分布式技术是很深厚和复杂的。「一碰传」是我们自己的技术,一碰传可以传高清音乐;未来我们的方向主要是瞄向家庭的,多房间音箱或者是分布式怎么样去串联才是未来的方向,这是我们的专长。分布式、 多音箱、组合等等智能家居就来临了,里面会涉及很多东西,我们希望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家庭和企 业,音箱产品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入口。

提问:华为和帝瓦雷的合作是怎么样的关系?跟徕卡、保时捷这种合作类型有什么不同?

支浩:我们签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所以相互之间还是比较信任的。研究团队、技术团队很多时候在一起。我们跟帝瓦雷是相互促进的,帝瓦雷有它的专利技术,我们通过华为的理解和想法把它真正变为和华为合作的东西。其实跟徕卡、保时捷合作是一样的,华为与保时捷是品牌 ID 合作;与徕卡是技术合作,在摄像头领域是有深入合作的。

提问:华为 Sound 是第二款和帝瓦雷合作的产品,相比第一代增加了 SAM 的系统,但是我们知道帝瓦雷在公放上早就有 SAM 的技术,并且它是支持开放给第三方音箱厂商的技术,所以我很好奇原来在 SoundX 的产品上是没有 SAM 技术的,是不是可以统一固件升级来增加全频的 SAM 技术?

除了 SAM 之外,帝瓦雷还有很多核心技术,比如说低频驱动等等方面,在未来的深度合作里面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帝瓦雷把更多核心的技术来用在华为的产品上?

胡亦峰:SoundX 里面已经使用了 SAM 技术,这次的华为 Sound 是使用了全新升级的 Sound 技术,他的区 别在于 SoundX 里面是用 SAM 来驱动主动单元,而在华为 Sound 里面是通过驱动主动单元,然后再驱动音腔内的空气振动精确的去控制被动单元的振动,所以我们叫做全新升级的。两个音箱硬件声学结构不同,但是都用到了 SAM 技术。

第二,我们跟华为的合作刚才提到是战略性、深入的,不止是贴牌的。我们也是希望通过和华为的合作,把技术进一步拓展。有些技术可能用在我们现有产品中,有些技术甚至在跟华为合作的产品中不断演进研发出来,也可能用在华为合作的产品当中。

支浩:我们是多方位合作,不光是音箱还有其他产品。技术这个东西是加权,不是越多越好,是最适合最好,我也希望团队跟帝瓦雷在其他产品,在用的时候一定是真正的对接好,用最合适的产品技术。

我们这次把 Sound 价格做到千元,目前看预约也很好,我们期待比 Sound X 好很多,我们也希望做生意卖多点,卖多了你才能普及,普及了下一步再去投资,未来用更多的产品和档位去做这个生意。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TalkFresh. 工作邮箱:wanghelong@ifanr.com 。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