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我并不想针对你今天的产品评论文章表示不满,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说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 乔布斯

大声

2012-10-08 19:40

这是莫博士在《The Steve Jobs I Knew》一文中悼念乔布斯时描述的乔布斯与其交流的方法。完全不同于对待员工或合作伙伴时的那种暴戾脾气。

莫博士说自己基本上不同意乔布斯对其评论文章的指摘,不过与乔布斯频密的交流中,他认为乔布斯的强势所代表的是“乐观主义”(optimism)和“确定态度”(certainty):

从我同乔布斯进行过的大量对话中看,我认为乔布斯的强势语气,所代表的是一种乐观主义和确定态度,无论对于苹果还是整体的数字革命都是如此。即使他在谈论很难说服唱片公司允许苹果销售数字歌曲、竞争对手如何极力扩张等过程中,他的语调中一直包含着耐心和长远目标等想法。当然,这也很可能是因为我是记者身份的缘故,但无论如何,他的这些看法让我感到吃惊。

也是由于记者的身份,莫博士“不幸”无法感受到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而这种力场,在乔布斯早年带领 Macintosh 的时候表现的尤其明显,在晚年面对癌症的时候同样如此顽固。

所谓“现实扭曲力场”,根据《苹果往事》一书的释义,它是指:

结合口若悬河的表述、过人的意志、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所形成的视听混淆能力。如果某个讲法没有说服力,他就巧妙地换个方式,有时会突然以你的观点自居,否认他曾经的不同想法,让你乱了阵脚。

在早期 Macintosh 团队,他曾经希望在 1982 年就上市 Macintosh 电脑,不过最终拖至 1983 年,1984 年才正式发布。关于“窃取别人想法”,《苹果往事》回忆一个小细节:赫茨菲尔德与伯勒尔实现在苹果 II 上使用小型的图形界面,这是一项伟大成果,最终被乔布斯霸占,这件事情为日后两人自立门户埋下祸根。

晚年乔布斯面临癌症的时候,乔布斯对病症也施展起了现实扭曲力场。2003 年 10 月乔布斯的胰脏被发现有肿瘤,医生要求切除,他却排斥手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治疗:摄入大量胡萝卜和果汁,进行针刺疗法,尝试各种草药,请灵媒,洗肠水疗等。顽固坚持 9 个月无果后,乔布斯的肿瘤终至变成癌症。

莫博士在文章中回忆了他与乔布斯交流细节。

不过,与其说是莫博士因为记者身份而获得乔布斯尊重,不如说是因为其学识与乔布斯进行“精神交流”而得到乔布斯平视和尊敬。要知道乔布斯对记者的态度,在 1982 年莫里茨的《小王国》出版之后急转直下,可谓恶劣。何以才能赢得乔布斯的尊重?《乔布斯传》中有一段记述:

如果你很自信而且你是正确的,如果乔布斯审视你一番后认为你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就会很尊重你。多年来,无论是在他的私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涯中,他的核心圈子里集中的都是真正的强者,而不是谄媚者。

莫博士回忆乔布斯 1997 年刚刚回归苹果就开始给他打电话,他感觉乔布斯这是在向他示好,希望他给困境中的苹果多说“好话”。“通常是星期天晚上打电话,持续了四、五个周末”。但实际上打电话的内容不限于向莫博士示好,因为他们每次都会交谈约 90 分钟。“乔布斯的思路天马行空,他一会儿谈论即将来临的数字革命,一会儿又转向说起苹果当前产品如何‘恶俗’,其中包括苹果产品的外观颜色、棱角、曲面以及按钮看上去是如何‘不顺眼’”。

或许正是这几次持续 90 分钟的电话,将乔布斯与莫博士的关系由“公司 CEO 与记者”变成了“朋友与朋友”。享受这一待遇的,人数非常有限——去年 10 月 16 日晚间举行的乔布斯小型追思会上,只有百余人受邀

 

莫博士《The Steve Jobs I Knew》一文腾讯科技全文翻译,链接见此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热爱设备,对数据敏感,崇尚新闻专业主义。致力于90度栏目建设。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