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和拥有 Twitter,我更愿选择后者。
网景浏览器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在做客《连线》杂志主办的“ 2012 设计颠覆创新商业大会”与《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也是《连线》杂志主编)讨论“互联网未来”时,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What is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ist Peter Thiel argues Twitter, no, Man on the Moon, yes. But Twitter has more impact. “I'd much rather have Twitter than the moon landing。”
什么能反映技术的本质?
风险投资人 Peter Thiel 认为 Twitter 不算,人类登月才算。但是 Twitter 有着更大的影响力,“登月和拥有 Twitter,我更愿选择后者。”
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阿波罗登月计划”开始于 1961 年 5 月,至 1972 年 12 月第 6 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 11 年,耗资 255 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 2 万家企业、200 多所大学和 80 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 30 万人。
没有数据的佐证,普通人对“阿波罗计划”的影响力并没有一个很深刻很直观的感受,除了电视直播的时刻外。它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辐射范围的限制,相对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 Twitter 来说,后者的技术对人的感官刺激来得更直接。
而前者则拥有更动人的隐性魅力。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Marshall 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在回复赞比亚修女 Mary Jucunda “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的信中说:
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和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有它,科学界源源不断出现令人激动不已的研究课题,人类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为了它,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但单就互联网产品而言,显然直观简单的感官刺激更受用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