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他们一直有两件兵器:一叫国际惯例,一叫中国特色。视需要而举起哪件兵器。

—— 李承鹏

大声

2013-04-07 11:08

央视经常报微信交友不安全,被骗钱骗色害命之类的新闻。一如当年对 QQ 的待遇。

这两天在微信收费这件事情上,它也掺和了进来,表现很好:微博两万条转发,一万条评论,全部是吐槽。

其中最有力度的吐槽由大嘴李承鹏贡献,这条微博 6 万转发,1 万评论,是大嘴最近微博转发量比较高的一条:

央视新闻说:德国部分运营商对微信收费了。果然此时他们跟国际接轨了。他们一直有两件兵器:一叫国际惯例,一叫中国特色。视需要而举起哪件兵器。就像忘了人家是自由竞争而非垄断,收费只是部分且平时收费相对收入而言比中国便宜,民众有选择权。有谚形容中国式收费:光屁股骑老虎,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比较诙谐的是,凑热闹的芙蓉姐姐微博也获得了 1 万转发。由此可见人民群众之激愤。

央视的槽点一共有 3 个:

  • 一是选择性地做新闻,在微信收费问题上将中国与德国进行对比。
  • 二是新闻存在硬伤,德国部分运营商收费的是类微信“模拟即时通话”功能,而微信没有“模拟即时通话”功能
  • 三是新闻有意识地将欧元折算为人民币,以示德国运营商费用之高。比如将 39.95 欧元折算为 320 元,9.95 欧元折算为 79 元。而实际上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是每月 4000 欧元,付的是 40 元通信费。而国内平均收入折算过来是 500 欧元,付几十欧元通信费?

当然,新闻最大的槽点,还是选择性地拿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对比。尤其是微博标题【德国的‘微信’软件是收费的!】那个感叹号,被严重批判为奴才样,似乎找了许久才找到一条符合预设条件的新闻,或者终于可以讨好主子了。

千不该万不该拿中国和德国比,一位网友的评论非常到位:

能不能和德国比人均收入、比福利、比教育、比民主、比人权、比环境、比税收、比食品安全、比空气质量、比水质污染、比贫富差距、比医疗保障、比养老待遇、比政府清廉度?

有一条评论回复的是段子,虽然毒辣,却也道出真相:

怡红院养了三个头牌,渐渐年老色衰,但进出院子的人流量却有增无减。发现都跑到院子角落的柴房里,原来客人都找那位又漂亮又年轻的小丫环了。三个小姐告状,老鸨安慰她们:放心吧,你们是我生的,你们没饭吃我也没饭吃,那丫环不是住我们院子里吗?我们收流量费和信道费。

那么官媒大吹大擂微信收费的真相呢?眼尖的网友也看出来了:

频繁的微信收费新闻,说明是主导者有意识的在“放风”,目的一是测试民众底线,看看行不行。二是评估中间派数量、阶层,争取支持。三是瓦解反对者心理防线,也给个缓冲时间下台阶。

所以与其做一些先入为主的假新闻,不如敦促国内运营商痛定思痛,想一想如何迎接数据流量时代,如何在大流量业务上变现,而不是一味是维护旧势力(语音、短信的衰落)。身边的老师比比皆是,不用远赴德国,日本就是一位值得学习的老师,3G 时代如此,4G 时代更是如此。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热爱设备,对数据敏感,崇尚新闻专业主义。致力于90度栏目建设。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