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直有两件兵器:一叫国际惯例,一叫中国特色。视需要而举起哪件兵器。
央视经常报微信交友不安全,被骗钱骗色害命之类的新闻。一如当年对 QQ 的待遇。
这两天在微信收费这件事情上,它也掺和了进来,表现很好:微博两万条转发,一万条评论,全部是吐槽。
其中最有力度的吐槽由大嘴李承鹏贡献,这条微博 6 万转发,1 万评论,是大嘴最近微博转发量比较高的一条:
央视新闻说:德国部分运营商对微信收费了。果然此时他们跟国际接轨了。他们一直有两件兵器:一叫国际惯例,一叫中国特色。视需要而举起哪件兵器。就像忘了人家是自由竞争而非垄断,收费只是部分且平时收费相对收入而言比中国便宜,民众有选择权。有谚形容中国式收费:光屁股骑老虎,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比较诙谐的是,凑热闹的芙蓉姐姐微博也获得了 1 万转发。由此可见人民群众之激愤。
央视的槽点一共有 3 个:
- 一是选择性地做新闻,在微信收费问题上将中国与德国进行对比。
- 二是新闻存在硬伤,德国部分运营商收费的是类微信“模拟即时通话”功能,而微信没有“模拟即时通话”功能
- 三是新闻有意识地将欧元折算为人民币,以示德国运营商费用之高。比如将 39.95 欧元折算为 320 元,9.95 欧元折算为 79 元。而实际上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是每月 4000 欧元,付的是 40 元通信费。而国内平均收入折算过来是 500 欧元,付几十欧元通信费?
当然,新闻最大的槽点,还是选择性地拿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对比。尤其是微博标题【德国的‘微信’软件是收费的!】那个感叹号,被严重批判为奴才样,似乎找了许久才找到一条符合预设条件的新闻,或者终于可以讨好主子了。
千不该万不该拿中国和德国比,一位网友的评论非常到位:
能不能和德国比人均收入、比福利、比教育、比民主、比人权、比环境、比税收、比食品安全、比空气质量、比水质污染、比贫富差距、比医疗保障、比养老待遇、比政府清廉度?
有一条评论回复的是段子,虽然毒辣,却也道出真相:
怡红院养了三个头牌,渐渐年老色衰,但进出院子的人流量却有增无减。发现都跑到院子角落的柴房里,原来客人都找那位又漂亮又年轻的小丫环了。三个小姐告状,老鸨安慰她们:放心吧,你们是我生的,你们没饭吃我也没饭吃,那丫环不是住我们院子里吗?我们收流量费和信道费。
那么官媒大吹大擂微信收费的真相呢?眼尖的网友也看出来了:
频繁的微信收费新闻,说明是主导者有意识的在“放风”,目的一是测试民众底线,看看行不行。二是评估中间派数量、阶层,争取支持。三是瓦解反对者心理防线,也给个缓冲时间下台阶。
所以与其做一些先入为主的假新闻,不如敦促国内运营商痛定思痛,想一想如何迎接数据流量时代,如何在大流量业务上变现,而不是一味是维护旧势力(语音、短信的衰落)。身边的老师比比皆是,不用远赴德国,日本就是一位值得学习的老师,3G 时代如此,4G 时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