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端手机没有未来,华为没兴趣玩下去。
很多手机厂商起家第一步是跟着运营商生产手机。但这样有什么问题?
余承东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说,“运营商 3 个月换一代机器,经常推出超低端手机。华为以前在欧洲一度卖了很多手机,都是低端白牌,开始还挣一点,后来参与的厂商多起来,就不挣钱了。”
他还表示:
就手机业务来看,跟着运营商做 B2B 生意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按照终端用户的导向来做,不是用户喜欢什么做什么,而是运营商喜欢什么做什么,结果就是没有精品,一年下来款式繁多,利润率低,还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
运营商导向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为了降低成本,一家海外运营商要求华为去掉手机上的闪光灯功能,但消费者对这样的产品根本不接受,因为这个地方经常停电,用户经常拿闪光灯来做手电筒用。
华为的转型,最大的障碍来自内部。告别过去的老路,难免遭受他人的怀疑。
华为过去在运营商系统设备业务上的 B2B 思维、习惯,与作为消费品的手机业务要求的 B2C 运作要求,有很大的差别,需要转变员工的思维习惯,核心就是要真正面对终端消费者。
华为在两年前就做了一个全铝合金的手机,整个手机没有一条缝,一个奢侈品品牌看了后觉得非常好,但由于成本增加了二三十美元 (相对 P6),最终销售不愿意卖,只能躺在实验室里。
但现在,华为手机业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光有销量,还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
“后来 P6 强行卖,结果卖得很好。”余承东说,去年中国区 P6 卖了接近 300 万台,为中国区创造了 70%–80% 的利润,“今年 P7 也卖得非常好,两个月销售 200 多万部,噪音终于平息”。
平息噪音的另一把“倚天剑”则是荣耀品牌。余承东对记者表示,荣耀是
华为手机的“特区”,用来在电商渠道上 PK 小米,“现在来看荣耀杀出来了”。余承东向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华为电商渠道出货量在中国区的占比已经超过 30%,销售额占比超过 40%,预计到下半年电商渠道占比将超过 50%,“荣耀是真正可以与小米抗衡的电商品牌”。
题图来自 tele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