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不被打开的体验其实是最差的体验。

—— 阿北

大声

2014-08-08 17:09

沉寂多年的豆瓣创始人阿北,终于决定为用户提供名为“豆瓣”的应用。在豆瓣官方日志里,他解释过去豆瓣为各个服务单独提供应用的缘由,而现在又选择提供一款更加集中的豆瓣应用的原因,在这段话里,可以体会到产品开发过程当中的纠结:

豆瓣的服务广泛多样,每个人用每项服务的次数都有不同。之前几年里,豆瓣主要的网站频道陆续都有了各自对应的 App。这样每个 App 用法明确,用途和体验都有空间可以持续改善,而用户可以各取所需。

但到了今天,手机上每个人面临成千上万 App 选择的时候,有用但打开次数不多的 App 成了所有人的装或不装的纠结。不被打开的体验其实是最差的体验。

这是一个灵魂深处搜寻的过程。最后我们找到的办法是从用跨豆瓣各频道、最多人共通的用法入手。直接访问豆瓣的所有人里,最普遍而一致的用法是围绕电影、电视、书、唱片、活动 (我们叫做”条目”的东西) 的评分评论、发现和讨论。我们会把和网站同步的评分评论作为一个起点和基础,在手机上重新构建围绕个人兴趣的发现和讨论。这会是手机上新豆瓣的第一步。

豆瓣常常被人称之为慢公司,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爆发之际,它却显得不慌不忙,只把移动互联网当作桌面互联网的延伸,把豆瓣这个大社区的各项服务分拆成不同的应用。

显然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过时。腾讯已经用微信这个例子告诉所有轻视移动互联网的人:移动互联网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桌面互联网的延伸,如果再按照以前的思路来开发产品,行不通。现在,阿北的想法已经有所转变,至少他说,开发“豆瓣”App 的过程,是“一个灵魂深处搜寻的过程。”

在日志的结尾,他说:

这个 App 发布的同时,豆瓣团队在多方向探索几年之后,也重新回到集中、专注、快速的工作方式中。很多更大的想法在等着实践。“豆瓣”App 不只是豆瓣在手机上的延续,它是一个新的开始。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