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副总裁 Hugo Barra 这样世界级的巨星都愿意选择小米,小米没有优厚的条件他会来吗?尤其离开硅谷来到雾霾重重的北京,这需要多大的吸引力?
如果用一篇文章来了解雷军和小米的话,那么前不久雷军在成都“我看未来20年”活动上的演讲是个上佳的选择。随着传言称小米将以 400 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成立四年半的小米已经离世界 500 强并不遥远。
雷军预计,小米今年的销售额会在 750 亿到 800 亿,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明后年小米是有机会进入世界 500 强的。如果达成这个目标,也将是全球最短时间进入世界 500 强的企业。
在金山上市后,雷军就自称处于“退休状态”,当时功成名就的雷军渴望再一次创业,但是好面子的他又非常害怕创业失败,于是在先期的一年半里,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小米科技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是谁做的,极其低调。谈到当时的状态时,雷军说:
“我记得 MIUI 第一版发布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只找到了 100 个人愿意试用。很多人了解小米的历史是从小米手机发布之后,其实四年半前我们就跟中关村一个普通创业公司一样,做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人关注。”
谈到小米的愿景的时候,雷军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了叙述,首先是他梦想小米再用 5 到 10 年,做到世界第一,带动小米的周边合作伙伴,成就至少 20 个世界第一。举个例子来说就是:
“我希望小米的这波创业对中国的影响,就像三星之于韩国,索尼之于日本。我希望小米的梦想成为中国的未来,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崛起,成为优质平价的代名词。”
另外一个方面是从产业链来讲的,即除了智能手机外,成就一个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
“我希望有一天你掏出小米手机,你家里所有智能设备都连在一起,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容易。”
Hugo Barra 的加入让小米在国际知名度骤升,同时,关于小米的两个问题也浮上水面:小米如何挺近国际市场?小米坚持 5 年内不上市,内部激励机制如何?雷军表示,Hugo Barra 带领的印度业务目前发展迅速,印度人民也过上了上网抢小米的生活,并且未来小米有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至于小米的内部激励机制,雷军还是拿 Hugo Barra 的来做示例:
“我们的副总裁 Hugo Barra 这样世界级的巨星都愿意选择小米,小米没有优厚的条件他会来吗?尤其离开硅谷来到雾霾重重的北京,这需要多大的吸引力?”
题图来自:android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