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Airbnb……如果你是指他们有多大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苹果公司那样的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性为——零。

—— 李开复

大声

2016-08-30 10:14

不同于社交网络上表现出的和善、中庸的形象,如此尖锐地对一家公司发表看法,在李开复身上不多见。

在一段彭博社的视频电话采访中,李开复分享了自己对滴滴、Uber 合并等问题的看法,其中谈到 Airbnb 模式在中国的机遇时,他说道:

如果你是指他们有多大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苹果公司那样的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性为——零。

(即便像美国市场这种成功),可能性同样为零,我认为如果他们期待能像 Uber 那样,他们可能会受到打击。

kaifu

尽管赞同 Airbnb 任命中国人担任中国区 CEO 的做法,但李开复认为,巨大的文化差异是 Airbnb 在华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他们想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像在美国那样获得特许经营权,我认为用户基础、人们的居住习惯、人们的居住期望,以及那些想要租房的人群,都是非常不同的。因此 Airbnb 可能会遭遇文化冲击,要想想如果中国市场这么容易打开,那么那些盲目的模仿者早就变成 100 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了。

同样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Airbnb 面对的酒店住宿业,既不像打车一样存在痛点,也不具备 Uber 的高频,但因为个性化、本土化的住宿体验,这家公司在美国惊人地崛起,估值高达 300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 Uber 的美国第二独角兽。

airbnb1

CB Insights 的独角兽估值排名

如果把这个诞生于 2008 年的互联网品牌看作一个酒店管理集团,它应该排在全球第一——它拥有全球 190 个国家的 200 万个房源,超过了所有国际酒店集团总和。

事实上,在中国用户眼中,Airbnb 作为一种廉价的住宿选择,确实常常被拿来与酒店对比。关于这种认知差异,好奇心日报此前的一篇报道提到过这么几个例子:

  • 原则上 Airbnb 的房东都是相信分享经济理念的房东,但是“中国人觉得有房子闲置了,租给别人用就是共享。而 Airbnb 强调的是一种很真实的体验,authentic experience。
  • 成熟的 Airbnb 客人会在对话框里用一条信息写好入住人数、时长、入住原因等。而中国客人更多地把 Airbnb 当成了淘宝,上来第一句话通常是:“亲,在吗?”
  • 中国用户认为我出了钱,买了你的服务,你的服务就应该完美,包完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太会仔细阅读房屋守则。

如果 Airbnb 希望把中国的生意做大,他们要向中国人讲的第一个故事或许应该是:为什么 Airbnb 不是酒店。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有了AI之后,计算机就变成了真正的电脑,以前的电脑不能叫电脑,未来整个所有的企业也好,组织也好,内部信息化架构,一定是以大模型AI为核心建立的信息化架构。

查看全文 —— 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