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英语的社会就像玻璃房:它会让你变得透明;对于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外国却是不透明的。
学好英语走遍天下,讲的是国际通用语言的普及度。因为这样的普及度,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全球化上都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
但《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认为,英美国家的语言优势正在变成一项劣势。
他以最近俄罗斯黑客攻击美国大选为例,他认为英美国家之所以更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是因为他们的敌人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他援引《遭到黑客攻击的全球秩序》(The Hacked World Order)一书的作者亚当·西格尔(Adam Segal)说,俄罗斯和中国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人士,他们能够从英语文件中筛选情报,能够沟通媒体放大故事,甚至可以用英语编造假新闻。
但反过来就很难了。
一个说英语的社会就像玻璃房:它会让你变得透明;对于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外国却是不透明的。
语言上的弱势地位让非英语系国家开始学习英语,而英语国家的语言优势以及相对强大的文化输出,反倒让英美人变得闭塞。他们没有学习外语的需求,这就加大了英语国家与竞争对手的信息不对称性。
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在中美互联网行业尤为显著。由于英语与计算机编程的密切联系,加之硅谷创业的风向标作用,大到投资公司把大量资金砸向海外,小到中国创业者在谈及硅谷创业项目时如数家珍,产品开发上也是处处“致敬”。
如今影响中国亿万用户的微信就是一个致敬硅谷的产品,在米聊、微信诞生前,kik Messenger 曾在中国红极一时,大量分析文章被翻译成中文。
相反,中国创新的弱势地位和语言上的隔膜,让硅谷看不太清楚大洋彼岸的逻辑。当微信诞生 4 年后,美国才逐渐关注到这么一个拥有庞大架构和平台化体系的模仿者。据说 Kik CEO 第一次看到微信目瞪口呆,而这个认知过程并非来自美国媒体,而是一位阿里巴巴工程师现场演示的。
一个就任于某海外科技公司的朋友在朋友圈说:
就外企的语境来说,感觉大家都说英语让美国人觉得自己不需要(或者不屑于)了解中国人真正怎么想,但与此同时,懂英语的中国人其实要多得多。
题图来自:Silicon Valley 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