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费记录很少在食堂吃饭,所以根据我们的算法,不认为你是贫困学生。
真人真事:在我大一的时候,辅导员说需要发放贫困生补助,然后召集大家开班会要每一位挨个说明家庭情况。可能是因为外语专业姑娘多好面子,大家都不愿意说,现场沉默得有些尴尬。于是我就自己第一个出来把家庭情况说了一通,万事开头难,后面其他同学就开始依次讲述家庭状况,不少人最后就变成了声泪俱下的倾诉,情绪总是容易传染,其他姑娘见状也纷纷痛哭,于是我就见到了 20 个姑娘一起哭的场面。
最后,辅导员发放补助的原则是,按照讲述顺序发放,于是我顺着手续办了证明过了不久饭卡就多了一千多块钱。
后来,大家渐渐熟悉大学的规则之后,争抢贫困补助就变成了一出宫斗戏,平日里过得挺滋润的一些同学一到评定人选的时候就开始哭穷比惨了,结果则是领到钱的往往不是最需要这笔钱的。因此,有学生一边用着最新款 iPhone,一边领着贫困补助的新闻偶尔也会见诸报端。
有没有科技方法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呢?答案自然是有的。
在知乎上有用户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科技大学的经历:因为家庭贫困,每日在食堂吃饭都精打细算,支出控制在 6 元以内(注:该用户分享的是 2005 年的经历)。过了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的饭卡突然多了三百多元,最后证明是学校根据他使用饭卡的总额来自动确定补助发放。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有同学就觉得这里面有空子可钻,于是就基本不再在食堂吃饭,饭卡使用只有几十块,但是他最后也没能等到补助。于是这位同学就去找中科大的工作人员理论,结果被告知:
你的消费记录很少在食堂吃饭,所以根据我们的算法,不认为你是贫困学生。
根据饭卡消费次数和总额,推断学生的消费能力和经济状况是一个基本成立的逻辑,不过算法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并不贫困,但处在减肥期,确实都在学校吃饭,吃得又特别少消费特别低。对于算法来说,这就是一个干扰项。
(大学食堂不仅仅有黑暗料理,也有算法科技)
对于这种情况,中科大其实也有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工部部长董雨对记者说明了这套算法的基本逻辑:
我们用一套算法在做这件事,初期的确存在一些漏洞,比如有的女生因节食瘦身消费较低,也有两个人合作一个人用卡打饭一个人用卡买菜,还有少数当地学生经常回家用餐,或者部分同学在校外吃饭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卡通数据库自动生成的数据与真实情况不符。
为此,中科大从 2005 年起改进数据统计方法,利用网络对新生心理和家庭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综合各院系平时掌握的学生生活情况,建立了每学期更新的贫困生数据库。通过细致的情况统计和优化的大数据分析,筛除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坏数据,为真正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
也就是说,这套算法其实已经运用了十多年了。董雨表示这种方法的学名叫 “隐形资助”,是中科大于 2004 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创的,目的在于让贫困生更加有尊严地接受资助。
目前来看,类似的算法已经在不少的学校开始运用,这也是用技术解决问题的优秀案例:去除了很多情绪和谎言等人为干扰因素,更加考虑到了公平公正。
图片来自:gzhphb
配图来自:ifu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