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我还会回来的。

—— Uber 前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

大声

2017-07-25 10:02

今年可谓是 Uber 的多事之秋:性骚扰丑闻盗取专利性别歧视大量高管离职,这些都让这家史上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身陷囹圄。

随着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 的离职,Uber 正在一步步摆脱其一贯以来的负面形象。除了提高员工福利、加薪这些内部措施以外, Uber 还在他们为期 180 天的改变计划中承诺提高对司机的待遇。这些,似乎都在暗示着,卡兰尼克打造的“狼性”文化,是造就这一切丑闻的罪魁祸首。而卡兰尼克的离职,对 Uber 来说,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前几日,Uber 的领导和战略高级副总裁 Frances Frei 在参加 Recode 活动时,介绍了她在入职 Uber 前和之后的感受,觉得 Uber 的内部文化并非造成这些丑闻的根源:

(在入职 Uber 前,)我读了报纸上的报道,我觉得这些人绝对不可能是好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当我与( Uber 内的)每个人交谈以后,我开始怀疑,那些有毒的文化在哪呢?我只知道有很多人都想在机密上知道如何应对……但在这其中,我没有发现任何有毒文化。

因此,面对 Uber 的这些丑闻,她觉得,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丑闻是好人做了坏事导致的。但领导人在这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这类利用丑闻,迫使相关董事离职的行为,在 Uber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卡兰尼克就曾利用“性别歧视”这一不当行为,迫使与他在雇佣高管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大卫·邦德曼 (David Bonderman) 辞职

milken

(因涉嫌性别歧视而被迫离职的大卫·邦德曼,图片来自:CBC

基于此,有报道指出,Uber 无限延迟的上市计划,是卡兰尼克被迫退出 Uber 日常运营的关键所在。卡兰尼克希望 Uber 保持私有化越长越好,而急不可耐的投资人却希望 Uber 能够早日 IPO ,以减轻他们对 Uber 未来发展的焦虑。

但要想要实现 IPO,缺乏一个有力的领导人显然是不行的。而想要为 Uber 找到一个合适的 CEO,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 Farances Frei 所说,

( Uber 需要)一个既能够认清 Uber 是一个重技术也重运营的公司,同时也尊重 Uber 的国际化属性,更要理解 Uber 是一家历经磨难、有着一万五千名员工的公司(的领导者)。

而能够看清这些的人,少之又少。恐怕,到最后,董事会依然会把卡兰尼克,这个一手把 Uber 从默默无闻变成野心勃勃的巨擘的创始人,请回到 CEO 的位置上来。就像苹果当年重新请回乔布斯一样。

steve-jobs-1988-10-24-steve-jobs-comes-back-tease-780x520

(乔布斯的戏剧性回归,也成就了苹果现在的辉煌,图源:Cult of Mac

虽然就目前来说,董事会仍然在对外寻求合适的人选。但卡兰尼克却觉得他的回归是大势所趋。因为,在他离职的当晚,他就在 Uber 内部的聚会上如此承诺:

我还会回来的。

而最近的请愿活动,也反映了 Uber 内部对 Kalanick 回归的期待。

毕竟,又有谁能比卡兰尼克更了解 Uber 呢?

题图来自: Quartz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