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像 10 年前了。现在人们认为硅谷是投行业的纽约,或者咨询业的纽约或芝加哥。
在中国,有这样一种非常传统的观念:实习是为了经验,而不是为了钱。
因此,在 BAT 拿到日薪过百,还管饭的实习工作就已经算非常不错了。而在某些行业或者单位,有的实习工作不仅仅没有工资可拿,甚至还要走点儿后门塞点儿钱才能进。
但是在硅谷这边,实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进入 Google、Facebook 这样的企业实习不仅仅能够给自己的履历增添光彩,和业界最顶尖的从业者一起工作,还能获得不菲的实习工资:据说 Facebook 向一些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支付 8000 美元的月薪,而微软和 Lyft 等公司还另外提供免费住宿或发放住房津贴等各种福利。
去年暑期的时候,我前往西雅图微软总部报道创新杯总决赛,工作间隙想去西雅图地标 Space Needle 看一下,结果被告知这里已经被微软包场一天,仅供实习生游览。
当然,实习生和公司往往是相互选择的关系,最优秀的实习生资源总是稀缺的,一线科技公司给出高额的实习工资,以及各种福利不是出于慈善,而是为了留下最优秀的人才。
市值最高的公司们,远超美国工资中位数的实习工资,从名校出来的实习生,与其说硅谷是一种极客范儿,不如说是一种精英范儿。
一位 Symantec (赛门铁克)实习生说:
现在不像 10 年前了。现在人们认为硅谷是投行业的纽约,或者咨询业的纽约或芝加哥。
也许是这个实习生年纪小,对 10 年或者 20 年的时间跨度认知不深。
《硅谷百年史》的作者斯加鲁菲说,金钱在纽约,权力在华盛顿。那些有名望的教授们愿意留在哈佛耶鲁,而有疯狂想法的人则来到了斯坦福。这是硅谷的萌芽时代。
现在呢,斯加鲁菲说:
湾区富裕了,高房价赶走了艺术家和音乐家,而他们是硅谷精神的代表。现在来硅谷工作的人们更看重高薪和稳定。
嗯,他认为,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硅谷就变了,投资人越来越基于要求变现。以往的硅谷对暂时不赚钱的生意很宽容。现在则相当重视财务报表这些东西了。
硅谷的变化,也反映在了实习生这件事上。
图片来自美剧《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