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当人们要做出选择时,他们并不喜欢「替代」这个词。

—— 苹果 CMO 菲尔·席勒

大声

2017-12-13 15:13

作为一款比 iPhone 尺寸更大、比笔记本电脑更便携但却同样能满足大部分差旅人士所需功能的设备,iPad 在 2010 年诞生之初就以“平板电脑”的定位推出市场。

不过,随着后来笔记本电脑逐渐向“轻薄”方向设计,各种品牌的超薄本、超极本井喷式推出,主打轻便的 iPad 产品竞争力显然会受到影响。而且,iPad 所搭载的 iOS 系统相比于桌面级的 Windows 和 macOS 两款系统,它能做到的事情确实有限。

这么一来,在 iPad 推出后的五年里,用户群体对 iPad 的使用出现了分水岭。办公用户会使用 iPad 作为对笔记本电脑的便携补充,轻度任务通过 iPad 来完成,譬如撰写邮件、浏览网页等;普通用户则用来作为一个便携的娱乐设备,用于播放视频、玩玩游戏。

但无论怎样,iPad 始终还是以“支援”、“扩展”的角色存在,主要任务仍然需要通过桌面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来完成。

那么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拥有多种尺寸、实体键盘、手写笔的“iPad”在苹果高层眼里是一款怎样的设备?

(菲尔·席勒与 iPad Mini,图源:indiecurrent)

日前,苹果全球产品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 Schiller(菲尔·席勒),在接受国外媒体 T3 的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它和苹果对新款 iPad Pro、iMac Pro、iPhone X、HomePod 和 AirPods 的评价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iPad 到底是一款‘平板电脑’,还是一款非电脑领域的‘平板设备’?”这个让人疑惑多年的问题,席勒在这次专访中也分享了他的看法。

我们知道,对产品的选择是取决于用户的自身需求。iPad Pro 或许能够成为某些用户用于替代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产品,但这并非代表他们能够因为使用了 iPad Pro 而不再使用计算机,人们往往都不会这么做。

(iPad Pro 9.7,图源:The Verge)

席勒还补充说, iPad Pro 是目前不少客户在差旅工作的主要设备,特别是在旅行时,iPad 的轻便优势便发挥出来了。

相信你也曾听说过有人说过’我用的是台式计算机’或者是‘我通常会用笔记本电脑在桌面上工作,但当我出差时,我会带上我的 iPad Pro’。

 

因此,iPad 还是能够成为你主要的工作设备。对于某些客户而言,这款产品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的首选。不过,他们并没有打算用 iPad 去取代他们的计算机,因为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要远多于 iPad。但是在差旅工作时,iPad 仍然会是他们的首选。

(通过 Luna Display 让 iPad 成为 MacBook 的扩展屏幕

事实上,除了用来工作,有不少的 iPad 用户选择这款产品是有着不同的使用需求,比方说看电子书、玩游戏、看视频等等。对此,席勒表示:

我们正在尝试不主动引导用户在选择设备的“对”或者“错”之间做出选择,让用户根据自身的体验将设备的使用习惯区分开来。即使这些设备间的功能是重叠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体验去选择替换使用,因此我们也需要继续对产品进行优化。

 

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用户在做选择时并不会喜欢“替代”这个词,因为这代表着“谁会将谁取代”。他们仅需多花点时间在某个设备上,就已经是做出选择了。

另外,对于去年伴随 iPad Pro 发布的 Apple Pencil,席勒表示这是继苹果推出 AirPods 之后,第二款受到用户欢迎和喜爱的周边产品。

那么,你会用 iPad 这款设备来帮你完成什么任务呢?

题图来源:indiecurren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现在的 7、8、9 系索尼电视,其实很多的技术都是来自于电影工业级技术的下放。

查看全文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总裁谢飚

如果家电仅仅只接入 DeepSeek,可能也很难给消费者很好体验,没法让这个家电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查看全文 ——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总裁 张斌

过去有人说摩尔定律停滞了,但我相信 AI 芯片重新激发了市场活力,它不仅不会停滞,甚至还会加速。

查看全文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

我们做一个产品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倍,但我们需要做出差异化,这样子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查看全文 —— Nothing 高管

我们(解决续航焦虑)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容量做大,二是在容量不变情况下把单次充电时间减短。

查看全文 —— 真我 GT 系列、Neo 系列产品线负责人谭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