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8月17日,星期二
2021-08-17 15:31
华为守护万里长城,也铸造科技万里长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谈及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不少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绵延万里的古长城。

作为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长城的修缮和维护一直以来都并非易事。


8 月 12 日,华为 P50 系列和 HarmonyOS 2 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在慕田峪长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讲述了不同的长城守护者们,默默守护着长城的一个个故事。

科技创造奇迹,更要守护奇迹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曾表示: 长城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长城是不可移动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保护、弘扬、创新长城文化是持续动态的。长城保护不仅需要保护好文化的遗址、遗迹、遗存,更要运用包括科技在内的多种手段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

如今,我们也要透过当代智慧去运用先进的智能科技,才能守护好凝聚了古人智慧结晶所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科技创造奇迹,更要守护奇迹。在直播中,长城研究员尚珩提到:「对于许多长城守护者来说,目前可能更需要的是科技的力量,基于现在华为提供给我们的这些强大的互联技术,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去更加高效地完成守护和研究长城的工作。」

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倾注 30 年心血找寻被遗漏的长城资源,构建数字长城影像 数据库; 张俊创建长城小站,22 年来凝聚数千志愿者的热爱,从素不相识到万众一心护长城; 哈佛海归宋壮壮带领团队,手绘数百张图,让万里奇迹重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

华为以强大的鸿蒙为核心驱动,与这些守护人并肩协同:借助华为多机位模式,多角度实时监看、采集与共享,为下一代留存宝贵资产;12 方畅联视频通话,实时看见队员,志愿者团队的心更近了;稿定设计,让宋壮壮团队随时拍随时编辑,绘图更高效。

其实,这并非华为首次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古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2020 年,华为消费者业务也与敦煌研究院签署了长期技术合作和战略合作框架两大协议,将在华为河图文旅场景开展更加深度的联合创新,并将华为河图与敦煌莫高窟的合作扩展到敦煌研究院所辖其它洞窟,如瓜州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

在此之前,基于厘米级 3D 地图、高精度空间计算以及 AI 3D 物体识别的「华为河图」技术,已经开始为前来参观莫高窟的游客们,提供全新的实景导引讲解、洞窟虚拟穿越、AR 拍摄体验等体验。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早在 20 多年前,为了更好地保存敦煌图像,他们就开始研究数字敦煌项目。「数字化不仅能够保存大量的敦煌文化信息,同时也能够把敦煌资料通过网络等手段传播到全世界。」

而今,基于「万物皆可互联」的理念,搭载全新 HarmonyOS 的华为 P50 系列等智能终端,将会进一步提升守护者们的工作效率,为他们排忧解难。

华为在推动科技向前的道路上,始终秉承着「赋万物智慧,赋历史温度」的理念,为科技发展尽职,为历史守护尽责。

长城承载历史万象,影像凝固流淌时光

在直播期间,长城研究员尚珩的带领着演员张桐和主持人蔡紫,亲身踏足来到了慕田峪长城之上。借助手里的华为 P50 系列,他们拍摄了许多长城景观的壮丽风光,大到全域景观,细到墩堡门闩,远至垂脊脊兽,纷纷收入华为 P50 的相册之中。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以数字化形式来纪录长城景象已经成为了长城研究员们的工作之一。比起原来笨重的专业相机设备,当下具备极高影像素质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标配之一。


华为 P50 引入了万象双环设计,原色双影像单元系统性的整合了多颗镜头实力,打造超级主摄和超级变焦两大影像单元,使得色彩、画质、对焦速度和稳定性等核心影像体验全面提升。


通过「计算光学」技术能力,P50 系列的摄像头首次得以突破光学镜头桎梏,让成像画面更加真实细致,而且基于原色引擎,让画面能够「所见即所得」,可保留近乎现实的超高清画质和极真实的色彩。

包含超广角镜头和最新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华为 P50 Pro 可以触达非常广泛的焦段,实现「远近皆可得」。而且通过「计算光学」的能力,进一步增加了潜望式长焦镜头的进光量,让长焦拍摄长城风光变得更加真实自然。

打造「鸿蒙超级终端」的华为,还在铸造科技万里长城

说起「华为」俩字,我们能想到的标签有很多。

包括通信设备制造、海思半导体、领先的 5G 技术、基站、华为云、自动驾驶技术、光伏逆变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HarmonyOS……华为除了消费者业务 BG,还有运营商 BG 和 企业业务 BG 等等。不难看出,华为可以说是一家以领先技术为导向、引领市场的科技公司。

与我们生活最为贴近的,当属消费者 BG,华为智能手机业务便隶属于这个事业群。

犹记得在 2012 年 9 月,开始负责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余承东就在微博上雄心壮志地写下了几个「大调整」,其中就有影响深远的「从 ODM 白牌运营商定制,向 OEM 华为自有品牌转型」以及「放弃销量很大但并不赚钱的超低端功能手机」这两点决策。一并明确了华为手机之后要达的目标:硬件世界第一。


2012 年华为的 7 大调整,归结起来,就是四个方面:品牌高端化,芯片自主化,渠道复合化,以及系统面向用户体验。

时间过得很快,来到 2019 年,华为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厂商,硬件素质已经站在了智能手机的第一梯队的头部位置。

如果不是因为不可抗的外界因素,在这之后的第二年,华为很大概率就会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了。可以看出,2012 年余承东定下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当年曾被认为是「吹牛」的目标,也几乎可以说是完成了。


但纵然是华为这样体量的科技巨头,依然无法在当今这个经济、技术、供应链全球化的时代忽视美国制裁带来的影响。华为的技术城墙,还是稍显稚嫩。

因此,再一次推动了华为整体业务线,在软硬件协同自研上的快速迭代与更新。

在芯片端,华为海思已经布局了许多年,其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而且产品线也非常广泛,已经可以应用于华为旗下的多个产品业务线。这道科技长城,剩下要补充的就是硅晶圆的制程工艺升级了。


归结到软件层面上,华为也在第一时间,宣布了自研系统和大幅开源的决定。鸿蒙系统从诞生之初,定位和目的就很明确:

「能够在不同硬件能力上进行部署,适配丰富的万物互联时代 IoT 时代能力的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分布式软总线让同一个帐户下的多种终端能够实现硬件能力跨终端之间调用。」

很复杂?其实并不复杂,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生态」。

正如苹果在每一届 WWDC 上都不断围绕 iOS、iPadOS、macOS、watchOS、tvOS 来强化整个软件服务生态的紧密性,带来协同一致且完整的体验那样。华为的鸿蒙系统不但引入了这种国际化思维,而且还试图打破硬件之间因为形态和处理能力的不同,而造成对的壁垒。

以前的弹性部署,现在变成了超级终端,好像也变得更好理解了:当设备都基于鸿蒙系统的总软线,用户就可以在设备间无缝「流转」和解耦。

这里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手表上没有摄像头,我们可以用手机的摄像头,我们觉得 PC 的摄像头不好,可以用手机的,一个帐户共享互用,系统硬件解耦,这就是弹性部署,这堆硬件组合起来的,就是超级终端。

目前,这道名为鸿蒙的软件技术城墙其实已经初具规模。而每一个 HarmonyOS 用户及开发者,都如同万物互联时代下的城墙守护者,推动并见证着华为科技城墙的铸造。

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