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查询到 篇文章
随着智能手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核心性能越来越强,手机的发热现象越发普遍,一旦运行大型 3D 游戏或大量图形处理任务时,手机发热发烫,同样会限制手机性能的发挥,处理器会因为高温而降频,性能表现也因此会下降。
体积的限制决定了手机不可能像 PC 一样使用体积硕大的主动散热方式,目前机身内部大多借助石墨散热片、主板的金属罩等被动散热方式。而旗舰产品可能会加入热管散热的方式,来为处理器等核心部件降降温。
为了让手机在高负载下也能有优秀的温控表现,手机厂商们开始在「主动散热」层面上下足功夫。
随着 Mate 60 系列的上市,华为首次推出了「微泵液冷壳」配件,目的是在保持手机纤薄便携的同时,也能实现高效的主动散热。
要问常见的主动散热方式,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散热背夹」形式的产品。利用半导体智能材料,以珀尔帖效应为设计原型,再用风扇辅助散热,的确能够实现显著的散热效果。
但相对硕大的体积和风扇的噪音,让它获得了难以忽视的存在感;而且需要单独供能使用,使用场景也受到了较大限制,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一直强调「全场景」适用场景的华为,选择另辟蹊径,将一套更加高效的「液冷散热」结构,做到手机壳当中。经过持续投入和技术攻坚,华为首次将微泵液冷技术,加入到轻薄的手机保护壳之中。
在手机壳内部,设置了一个高精微泵,用以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
通过液冷回路,手机局部的高热量就能够被搬运至冷区的 PCM,从而被 PCM 吸收并降温。
在设计层面上,Mate 60 微泵液冷壳还设置了一个可视的「灵动背窗」,透过背窗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
手机壳内选用了高性能相变材料 PCM,内含 2 亿颗微胶囊,以及低介电特殊填料形成的导热通路,可以全天候地满足散热所需。
既然是官方出品的手机壳,除却本身的孔位精准之外,它也能与手机系统实现精准适配。在提供轻薄手感的同时,手机壳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也能从手机本体获取电量,无需单独供电。
无论是在游戏还是拍摄过程中,都能无线不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高精微泵由手机壳内置的智能芯片控制,可以根据手机的温度以及具体的使用场景来实现「智能启停」,尤其是在高负载应用场景下,微泵液冷壳会智能启动,让手机在短时间内完成 turbo 均温,手机也能继续提供高性能表现。
而作为一款量身定制的官方手机壳,附上这么一套高效的主动散热系统之后,也没有降低手机本身的便携性和易用性。
其实早于 2023 年 2 月份的时候,业界就已经有搭载「微泵主动液冷散热」技术的手机壳了, 虽说是行业内首次展示「微泵主动液冷散热」技术应用在手机产品身上,但良品率尚未能完美解决,附加的成本和工艺要求都难以满足大规模量产的程度,所以后续也没有更多量产的消息出现。
直至华为 Mate 60 系列的「微泵液冷壳」上市发售,才算是该技术的首次大规模量产搭载。
将「微泵主动液冷散热」技术做进轻巧的手机壳之中,一方面是华为技术先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销量上也可以看出,「微泵液冷壳」的长期热销,也足以证明这样的产品的确击中了用户痛点,能够广泛受到消费者用户的喜爱。
面对这样供不应求的情况,华为近期也加大了该产品的产能,用户们可以在各渠道比较容易买到这款产品了。
[展开]